[发明专利]环保高效率油电混合车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08583.9 | 申请日: | 2018-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45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发明(设计)人: | 丘玓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莱国际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丘玓 |
主分类号: | B60L53/14 | 分类号: | B60L53/14;C10L1/02;C10L1/182;C10L1/222;C10L1/188;C10L1/198;C10L1/232 |
代理公司: | 11100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满靖;张卫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组件 控制管理系统 磁能发电系统 马达 电量 电池 电池组 电池充电效率 油电混合车 改性甲醇 输出动力 引擎连接 高效率 油电车 预设 侦测 引擎 充电 行进 洁净 燃料 排放 环保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高效率油电混合车,其包含一电池马达与一引擎连接一控制管理系统;一第一电池组件、一第二电池组件以及一磁能发电系统连接该控制管理系统;其中该引擎使用具有特定组成的改性甲醇燃料;该磁能发电系统启动后对两个电池组持续充电;该控制管理系统用以侦测该两个电池组件的电量,并在其一电池组件的电量低于预设值时,控制及切换以另一该电池组件提供电力给该电池马达;藉此达到输出动力稳定、排放气更为洁净,以及提高油电车行进效率及电池充电效率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电混合车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使用改性甲醇燃料的油电混合车。
背景技术
车子为现代人的常用交通工具,然而由于近年来石油耗竭、节能减碳、绿能应用等议题,使得电动车的发展已成为当今及未来的主要方向,且因电动车不会带来空气污染、环境噪音等,同时也是一种极具环保诉求的交通工具。
电动车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电动马达将电池的电能转换成动能,并传递给车轮以供驱动而带动电动车行驶。电动车亦可通过适当的配置使电动车在剎车时的动能可转换成电能并回充到电池,达到小部分能源回收再利用。但因能源回收的比率很小,无法形成稳定的电力来源,故无法解决电动车续航力差的问题。
此外油电混合车,是在电力不足时启动油料引擎以提供动电力,然而传统的汽油柴油燃料的排放气,为目前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故有必要寻找更干净的油料来取代汽油及柴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油电混合车充电效率不佳的缺点,以及汽柴油为非洁净油料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高效率油电混合车,其具有能够主动充电的功效,以及具有能够使用特定组成的改性甲醇燃料为燃料,据此使排放气更为清净来降低污染的功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电混合车,包括一电池马达与一引擎连接一控制管理系统;一第一电池组件、一第二电池组件以及一磁能发电系统连接该控制管理系统;其中该引擎使用具有特定组成的改性甲醇燃料;该磁能发电系统启动后能持续对两个该电池组进行充电;该控制管理系统用以侦测该两个电池组件的电量,并其一电池组件的电量低于预设值时,控制及切换以另一该电池组件提供电力给该电池马达。
该引擎使用改性甲醇燃料;其中,该改性甲醇燃料的组成包含:甲醇占比95-99%;助溶剂包含异丁醇,其占比0.1-0.5%;稳定剂占比0.05-0.15%;净化剂占比0.05-0.15%;润滑剂占比0.08-0.22%;增溶剂包含聚山梨醇脂80,其占比0.08-0.22%;防锈腐缓制剂占比为0.05-0.15%。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环保高效率油电混合车具有能够主动充电的功效,以及具有能够使用特定组成的改性甲醇燃料为燃料,据此使排放气更为清净以降低污染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油电混合车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电池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启动模式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的行进动力切换模式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充电模式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的另一充电模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揭示一种油电混合车的架构,其包括一动力供应装置10、一控制管理系统20、一第一电池组件30、一第二电池组件40、一油料发电系统50及一磁能发电系统60。
该动力供应装置10连接一传动系统70,且该动力供应装置10所输出的动力通过该传动系统70传递至预定的车轮72。该动供应装置10包括一电池马达12及一引擎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莱国际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丘玓,未经瑞莱国际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丘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085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