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沌二值序列周期检测与定位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805529.9 | 申请日: | 2018-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41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 发明(设计)人: | 丁群;范春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7/58 | 分类号: | G06F7/58;G06N7/08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岳泉清 |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沌 序列 周期 检测 定位 方法 | ||
1.一种混沌二值序列周期检测与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过程为:
步骤一、根据扩频通信伪随机二值序列ε(t)构建二维重构矩阵R,基于二维重构矩阵R得到周期检测矩阵G;
步骤二、根据周期检测矩阵G,判断扩频通信伪随机二值序列ε(t)是否有精确周期;
步骤三、根据周期检测矩阵G,判断扩频通信伪随机二值序列ε(t)是否有近似周期;
步骤四、根据周期检测矩阵G,判断扩频通信伪随机二值序列ε(t)是否有局部周期;
所述步骤一中根据二值序列构建二维重构矩阵R,基于二维重构矩阵R得到周期检测矩阵G;具体过程为:
对于长度为n的扩频通信伪随机二值序列ε(t),定义一个(n-1)*(n-1)的二维重构矩阵R作为扩频通信伪随机二值序列ε(t)的序列重构矩阵,n为扩频通信伪随机二值序列ε(t)的长度;
二维重构矩阵R为下三角矩阵,二维重构矩阵R表示为下式:
其中ε(i)和ε(j)分别为扩频通信伪随机二值序列ε(t)中的第i个和第j个元素,Ri,j为二维重构矩阵R中元素,⊙为同或运算;
其中,1≤i≤n-1,1≤j≤n-1;
若扩频通信伪随机二值序列ε(t)满足ε(i)ε(i+1)…ε(i+ω-1)=ε(i+j)ε(i+j+1)…ε(i+j+ω-1),即在ε(t)的第i位和第i+j位起有连续ω个元素相等,在重构矩阵中表现为在矩阵R的第j条对角线的第i到第i+ω-1位起有连续ω个1出现;ω为符号串长度;
假设Sk(t)为序列重构矩阵R中第k条对角线,Lk为第k条对角线元素的个数,k为重构矩阵R中对角线序号;为Sk(t)中第α个元素值,且1≤α≤Lk;
将序列Sk(t)以k为周期进行折叠生成r行k列的周期检测矩阵G,其中k∈[2,n/2],r如下式所示:
式中floor()函数为向下取整;mod为求余运算;
周期检测矩阵G表示为下式:
其中G1,1为周期检测矩阵G中第一行第一列元素,G1,2为周期检测矩阵G中第一行第二列元素,G1,k为周期检测矩阵G中第一行第k列元素,G2,1为周期检测矩阵G中第二行第一列元素,G2,2为周期检测矩阵G中第二行第二列元素,G2,k为周期检测矩阵G中第二行第k列元素,Gr,1为周期检测矩阵G中第r行第一列元素,Gr,2为周期检测矩阵G中第r行第二列元素,Gr,k为周期检测矩阵G中第r行第k列元素,为Sk(t)中第1个元素值,为Sk(t)中第2个元素值,为Sk(t)中第k个元素值,为Sk(t)中第k+1个元素值,为Sk(t)中第k+2个元素值,为Sk(t)中第2k个元素值,为Sk(t)中第(r-1)*k+1个元素值,为Sk(t)中第(r-1)*k+2个元素值,为Sk(t)中第r*k个元素值;
所述步骤二中根据周期检测矩阵G,判断扩频通信伪随机二值序列ε(t)是否有精确周期;具体过程为:
构建一维向量其中如下式所示:
式中,为一维向量V中元素;index为一维向量V的元素序号,1≤index≤(n/2-2)+1;k为重构矩阵R中对角线序号;
如果向量V中所有元素值全为0,则扩频通信伪随机二值序列ε(t)中不存在精确周期现象;
如果向量V中存在一个或Num个元素值为1,则扩频通信伪随机二值序列ε(t)中存在精确周期现象,将向量V按index下角标值进行升序遍历找到第一个值为1的元素此元素的上角标k即为扩频通信伪随机二值序列ε(t)的精确周期长度;
2≤Num≤(n/2-2)+1;
所述步骤三中根据周期检测矩阵G,判断扩频通信伪随机二值序列ε(t)是否有近似周期;具体过程为:
步骤三一、构建一维向量T=[T(1),…T(m),…T(k)],其中T(m)如下式所示:
式中,T(m)为一维向量T中第m个元素,T(m)取值范围为{0,1};k为重构矩阵R中对角线序号;为Sk(t)中第β*k+m个元素值;
步骤三二、定位一维向量T中最长1游程的起始点和终止点;
步骤三三、根据一维向量T中最长1游程的起始点和终止点的位置,得出一维向量T中最长1游程的起始点、终止点和游程长度;
设最长1游程的起始点为tStart,终止点为tEnd,游程长度为rLen;
tStart=rLen-tEnd+1;
若不满足rLen/k>threshold1,则扩频通信伪随机二值序列ε(t)不存在近似周期;
若满足rLen/k>threshold1,则扩频通信伪随机二值序列ε(t)存在近似周期;
其中threshold1为近似周期判定阈值,取值范围为(0,1),近似周期由下式表示:
ε(tStart)…ε(tEnd)=ε(tStart+γ*k)…ε(tEnd+γ*k),1≤γ≤(r-1) (6)
由上式定位二值序列ε(t)存在近似周期的具体位置;γ为近似周期定位中间变量;
所述步骤三二中定位一维向量T中最长1游程的起始点和终止点,具体过程为:
步骤三二一、
定义最长1游程终止点位置tEnd=0,
定义最长1游程长度rLen=0,
定义最长1游程终止点位置的中间变量tTmpEnd=0,
定义最长1游程长度的中间变量tTmpCount=0;
步骤三二二、另m=1,判断T(m)是否等于1,如果T(m)等于1,执行步骤步骤三二三;如果T(m)不等于1,执行步骤三二四;
步骤三二三、最长1游程长度的中间变量tTmpCount加1,将此时的m值赋给最长1游程终止点位置的中间变量tTmpEnd;
步骤三二四、判断最长1游程长度的中间变量tTmpCount是否大于最长1游程长度rLen,如果tTmpCount大于rLen,执行步骤三二五;如果tTmpCount小于等于rLen,执行步骤三二六;
步骤三二五、将最长1游程长度的中间变量tTmpCount的值赋值给rLen,将最长1游程终止点位置的中间变量tTmpEnd的值赋值给值最长1游程终止点位置tEnd;将0赋值给tTmpCount;
步骤三二六、另m+1,重新执行步骤三二二至步骤三二六,直至m=k;执行步骤三二七;
步骤三二七、判断tTmpCount是否大于rLen;
如果tTmpCount大于tCount,将tTmpCount的值赋给rLen,同时将tTmpEnd的值赋给tEnd;
如果tTmpCount小于等于rLen,rLen和tEnd值不变;
所述步骤四中根据周期检测矩阵G,判断扩频通信伪随机二值序列ε(t)是否有局部周期;具体过程为:
步骤四一、构建一个矩阵组J如下式所示:
其中Jx为矩阵组J中第x-1个元素,Jx(δ)为从周期检测矩阵G中提取出来的子矩阵,如下式所示:
其中为子矩阵Jx(δ)中元素;
构建一维行向量Y如下所示:
其中,Y(η)为一维行向量Y第η个元素,取值范围为{0,1};为子矩阵Jx(δ)中元素;
步骤四二、通过近似周期判别法中最长1游程定位算法搜索一维行向量Y中最长1游程的起始点和终止点,设最长1游程起始点为tStart,终止点为tEnd,游程长度为rLen;
若不满足rLen*(x+1)/n≥threshold2,则扩频通信伪随机二值序列ε(t)不存在局部周期现象;
若满足rLen*(x+1)/n≥threshold2,则扩频通信伪随机二值序列ε(t)存在局部周期现象;
其中,threshold2为局部周期判定阈值,取值范围为(0,1);
扩频通信伪随机二值序列局部周期的定位由下式表示:
其中l为局部周期定位中间变量;
所述步骤四二中通过近似周期判别法中最长1游程定位算法搜索一维行向量Y中最长1游程的起始点和终止点,具体过程为:
步骤四二一、
定义最长1游程终止点位置tEnd=0,
定义最长1游程长度rLen=0,
定义最长1游程终止点位置的中间变量tTmpEnd=0,
定义最长1游程长度的中间变量tTmpCount=0;
步骤四二二、另η=1,判断Y(η)是否等于1,如果Y(η)等于1,执行步骤步骤四二三;如果Y(η)不等于1,执行步骤步骤四二四;
步骤四二三、最长1游程长度的中间变量tTmpCount加1,将此时的η值赋给最长1游程终止点位置的中间变量tTmpEnd;
步骤四二四、判断最长1游程长度的中间变量tTmpCount是否大于最长1游程长度rLen,如果tTmpCount大于rLen,执行步骤四二五;如果tTmpCount小于等于rLen,执行步骤四二六;
步骤四二五、将最长1游程长度的中间变量tTmpCount的值赋值给rLen,将最长1游程终止点位置的中间变量tTmpEnd的值赋值给值最长1游程终止点位置tEnd;将0赋值给tTmpCount;
步骤四二六、另η+1,重新执行步骤四二二至步骤四二六,直至η=k;执行步骤四二七;
步骤四二七、判断tTmpCount是否大于rLen;
如果tTmpCount大于tCount,将tTmpCount的值赋给rLen,同时将tTmpEnd的值赋给tEnd;
如果tTmpCount小于等于rLen,rLen和tEnd值不变;
根据一维行向量Y中最长1游程的起始点和终止点的位置,得出一维行向量Y中最长1游程的起始点、终止点和游程长度;
设最长1游程的起始点为tStart,终止点为tEnd,游程长度为rLen;
tStart=rLen-tEnd+1;
所述精确周期、近似周期、局部周期具体确定过程为:
若存在连续的正整数集合使得二值序列ε(t)在[L1,Ln′]上,
对于任意ta和[1,(Ln′-L1+1)/LT]上任意的整数b均有下式成立:式11:
ε(L1-1+ta)=ε(L1-1+(b-1)*LT+ta)
则二值序列ε(t)在[L1,Ln′]上存在一个序列周期长度为LT的广义周期现象;
其中,ta为周期模板中第a位元素在一个周期范围内的相对位置,tω+a-1为周期模板中第ω+a-1位元素在一个周期范围内的相对位置,a为[1,LT]上连续的正整数,表示二值序列所在位置;ω为符号串长度,LT为序列周期长度,[L1,Ln′]为二值序列ε(t)上的一段二值序列,L1和Ln′分别为该段二值序列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元素;
ε(L1-1+ta)ε(L1-1+ta+1)…ε(L1-1+tω+a-1)为广义周期现象中周期性出现的符号串即周期模板,符号串长度为ω;
若L1=1,Ln′→+∞且ta=a,a为[1,LT]上连续的正整数,那么ω=LT,式11描述了周期为LT的精确周期现象;
若L1→1,Ln′→+∞且ω→LT,式11描述了周期为LT的近似周期现象;
若[L1,Ln′]为二值序列中的局部,且0<ω<LT,式11描述了局部周期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大学,未经黑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0552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