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绝缘衬底上直接制备石墨烯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804283.3 | 申请日: | 2018-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58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 发明(设计)人: | 狄增峰;郑鹏荣;董林玺;薛忠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23C14/18 | 分类号: | C23C14/18;C23C14/30;C23C14/35;C23C14/48;C23C14/58;C23C16/26;C23C28/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3 | 代理人: | 黄志达 |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绝缘 衬底 直接 制备 石墨 方法 | ||
1.一种在绝缘衬底上直接制备石墨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1)提供一绝缘衬底;
步骤2)于所述绝缘衬底的上表面由下至上依次形成锗层和石墨烯层;
步骤3)对步骤2)所得结构中的所述锗层进行氧化挥发处理,以去除所述锗层,实现于所述绝缘衬底上直接形成石墨烯层;
其中,在步骤2)中,所述锗层的厚度不小于600nm且不大于1500nm;在步骤3)中,对所述锗层进行氧化挥发处理的具体方法包括:在温度为620℃~700℃、压力为7.5×10-3Torr~3Torr的条件下,通过氧气对所述锗层进行氧化,以形成易挥发的氧化产物,实现利用所述氧化产物的挥发去除所述锗层;其中进行氧化挥发处理时,氧气的气体流量为6sccm~25sccm,氩气的气体流量为900sccm~1000sccm,反应时间大于120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绝缘衬底上直接制备石墨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采用电子束蒸发工艺、磁控溅射工艺或Smart-Cut工艺于所述绝缘衬底的上表面形成所述锗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绝缘衬底上直接制备石墨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Smart-Cut工艺形成所述锗层的具体方法包括:
步骤2.1)提供一锗片;
步骤2.2)采用离子注入工艺对所述锗片进行离子注入,以使离子注入至所述锗片的预设深度;
步骤2.3)将步骤2.2)所得结构与所述绝缘衬底进行键合,并通过退火以加固键合,同时在退火过程中,于所述锗片的预设深度附近形成一薄层氢气,以在氢气的作用下,将氢气层以上的锗片转移到所述绝缘衬底上,实现于所述绝缘衬底上形成所述锗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在绝缘衬底上直接制备石墨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3)中,退火温度为300℃~5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绝缘衬底上直接制备石墨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工艺于所述锗层的上表面形成所述石墨烯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在绝缘衬底上直接制备石墨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层为单层石墨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0428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绝缘衬底上直接制备石墨烯量子点阵列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塑胶管材溅镀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