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新能源的土壤环境监测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03169.9 | 申请日: | 2018-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2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顾运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耀世同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H02S10/12;H02S20/32 |
代理公司: | 六安众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3 | 代理人: | 鲁晓瑞 |
地址: | 2316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水板 顶端设置 监测设备 土壤环境 雨水 新能源 风力发电机 装置本体 感应板 转轴 太阳能充电板 外壳横截面 发电叶片 固定装置 外壳内部 外壳正面 用电结构 伸缩杆 受潮 冲刷 阻拦 扩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新能源的土壤环境监测设备,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由外壳和固定装置构成,外壳的顶端设置有防水板,防水板的顶端设置有转轴,转轴的顶端设置有太阳能充电板,外壳正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风力发电机,风力发电机包括感应板和发电叶片,感应板的一侧设置有伸缩杆。该种基于新能源的土壤环境监测设备,设置有防水板,防水板的横截面积为外壳横截面积的两倍,在下雨的时候,防水板能够有效的对雨水进行阻拦,使得雨水雨水顺着防水板的边缘进行扩散,减少了雨水对外壳的冲刷,避免了外壳内部的用电结构受潮而导致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新能源的土壤环境监测设备。
背景技术
土壤,是由一层层厚度各异的矿物质成分所组成大自然主体。它是矿物和有机物的混合组成部分,存在着固体,气体和液体状态。疏松的土壤微粒组合起来,形成充满间隙的土壤的形式。
但现有的土壤环境监测设备,在进行使用的时候,仅仅只能对某一种新能源单一的进行利用,导致设备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无法正常进行工作,影响对土壤的检测数据。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基于新能源的土壤环境监测设备,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化妆品丢失的化妆品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化妆品包不能有效的对各种化妆品进行管理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新能源的土壤环境监测设备,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由外壳和固定装置构成,所述外壳的顶端设置有防水板,所述防水板的顶端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端设置有太阳能充电板,所述外壳的外壁设置有导流槽和信号发射器,所述外壳正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风力发电机,所述风力发电机包括感应板和发电叶片,所述感应板的底端设置有滑轨,所述感应板的一侧设置有伸缩杆,所述发电叶片的一侧设置有遮罩,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可充电电池,所述可充电电池的底端设置有信息处理器,所述信息处理器的底端设置有信息接收器,所述信息接收器的底端设置有检测探头,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插块和卡槽,所述插块的顶端设置有连接轴承。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槽呈“螺旋状”,所述“螺旋状”的导流槽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且导流槽嵌入设置在外壳的外表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太阳能充电板呈“矩形”,所述太阳能充电板呈倾斜设置,且太阳能充电板与外壳通过转轴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防水板的横截面积为外壳横截面积的两倍,所述防水板的边缘处存在高度差,且防水板固定安装在外壳的顶端。
进一步的,所述滑轨的长度等于风力发电机的宽度,所述滑轨与感应板垂直设置,且滑轨固定安装在外壳内。
进一步的,所述插块呈“三角状”,所述插块的尺寸大小与卡槽的尺寸太小一致,且插块与卡槽通过连接轴承活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基于新能源的土壤环境监测设备,在原有土壤环境监测设备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增加,设置有太阳能充电板和风力发电机,使得装置本体在进行工作的时候,太阳能充电板能够实时吸收太阳光并进行光能转换,根据太阳的走向,转轴也会对太阳能充电板的角度进行微调,使得太阳能充电板的光电转换效率达到最大,若风力过大的时候,风力会顺着导流槽的方向进行分散,使得装置本体受到的风力大大减小,而感应板受到一定程度的风力则会在滑轨上进行移动,使得发电叶片从遮罩内伸出,开始进行风力发电,使得装置能够对多种新能源进行利用,减少了环境对装置的影响,大大提高了装置本体的适用性,设置有防水板,防水板的横截面积为外壳横截面积的两倍,在下雨的时候,防水板能够有效的对雨水进行阻拦,使得雨水雨水顺着防水板的边缘进行扩散,减少了雨水对外壳的冲刷,避免了外壳内部的用电结构受潮而导致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耀世同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耀世同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031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