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入器械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01534.2 | 申请日: | 2018-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10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刘育秉;杨明嘉;徐新怡;林芸含;张惟闳;王一中;沈欣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A61F2/14;A61F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入 器械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植入器械,该植入器械用以将膜片置入生物组织内。植入器械包括套筒、膜片储存元件、注入元件及气泡产生元件。膜片储存元件固定于套筒。注入元件穿设于套筒及膜片储存元件且包括撷取端及连接端。撷取端用以撷取膜片且具有开孔。气泡产生元件连接于连接端,且用以提供气体从开孔输出。通过注入元件的转动,撷取端平移地伸出膜片储存元件外或缩进膜片储存元件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入器械,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产生气泡的植入器械。
背景技术
现有植入器械在撷取膜片后,膜片与植入器械接触在一起。植入器械在置入生物组织内后,会自生物组织抽出,接续再以针筒等气泡产生的器械,再次置入生物组织内,填入气泡将组织摊平及定位。然而,在进行植入器械抽换的同时,由于膜片与植入器械接触,因此植入器械会牵动膜片,造成膜片位置的走位及变形,此反而增加手术操作的时间,并且会大大增加手术的失败率。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植入器械,可改善前述现有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植入器械。植入器械包括用以将一膜片置入一生物组织内,包括一套筒、一膜片储存元件、一注入元件及一气泡产生元件。膜片储存元件固定于套筒。注入元件穿设于套筒及膜片储存元件且包括一撷取端及一连接端。撷取端用以撷取膜片且具有一第一开孔。气泡产生元件连接于连接端,且用以提供一气体从第一开孔输出。其中,通过注入元件的转动,撷取端平移地伸出膜片储存元件外或缩进膜片储存元件内。
附图说明
为了对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的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植入器械的外观示意图。
图1B为图1A的植入器械的分解图。
图1C为图1A的植入器械沿方向1C-1C’的剖视图。
图1D为图1A的植入器械沿方向1D-1D’的剖视图。
图1E为图1A的植入器械沿方向1E-1E’的剖视图。
图2为图1C的植入器械的撷取端伸出膜片储存元件的示意图。
图3为图1C的植入器械的撷取端缩进膜片储存元件内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植入器械的外观示意图。
图5A~图5F为图1C的植入器械执行角膜植入手术的过程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膜片
20:生物组织
100、200:植入器械
110:套筒
110s1:第二外端面
110s2:内端面
111:内螺纹
120:膜片储存元件
120a:储存通道
121:端部
130、230:注入元件
131:撷取端
131a:第一开孔
1311:端壁
1311s:端面
1312:第一周缘壁
132:连接端
132a:第一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015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经心尖途径释放的升主动脉覆膜支架
- 下一篇:一种具有薄膜涂层的眼科透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