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湿热中阻型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800934.1 | 申请日: | 2018-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78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 发明(设计)人: | 王维伟;陈国勇;孙建军;魏思东;汤高枫;谢占涛;赵会博;陈建斌;徐华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建忠 |
| 主分类号: | A61K36/744 | 分类号: | A61K36/744;A61P1/16;A61P37/02 |
| 代理公司: | 郑州华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44 | 代理人: | 林新园 |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湿热 中阻型 自身免疫 性肝炎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治疗湿热中阻型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组成:延胡索15-25g、何首乌15-20g、防己5-10g、石苇12-16g、川楝子5-8g、桑寄生10-15g、栀子6-12g、山茱萸6-12g、夏枯草10-16g、补骨脂4-8g、黄连8-12g、马齿苋8-10g、漏芦8-10g、夜交藤6-10g、甘草12-14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组成:延胡索15g、何首乌18g、防己7g、石苇16g、川楝子8g、桑寄生15g、栀子6g、山茱萸10g、夏枯草12g、补骨脂4g、黄连12g、马齿苋10g、漏芦8g、夜交藤10g、甘草14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组成:延胡索20g、何首乌15g、防己5g、石苇14g、川楝子6g、桑寄生10g、栀子12g、山茱萸12g、夏枯草16g、补骨脂8g、黄连10g、马齿苋8g、漏芦10g、夜交藤8g、甘草12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组成:延胡索25g、何首乌20g、防己10g、石苇12g、川楝子5g、桑寄生12g、栀子10g、山茱萸6g、夏枯草10g、补骨脂6g、黄连8g、马齿苋9g、漏芦9g、夜交藤6g、甘草13g。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称取延胡索、何首乌、石苇、川楝子、桑寄生、栀子、山茱萸、黄连、漏芦,混合,加入混合原料药物10-15倍重量的水煎煮2-3次,每次1-1.5h,过滤,合并滤液并浓缩成80℃下相对密度为1.20-1.30的浸膏A;
(2)按重量称取防己、夏枯草、补骨脂、马齿苋、夜交藤、甘草,混合,加入混合原料药物10倍重量的石油醚,回流提取1-2h,脱脂,弃去石油醚提取液;药渣挥干石油醚,加入药渣5-15倍重量的体积浓度90%的乙醇,在70-80℃条件下回流提取2-3次,每次1-1.5h,过滤,合并滤液经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并浓缩成60℃下相对密度为1.10-1.12的浸膏B;
(3)将浸膏A、浸膏B混合均匀,浓缩,干燥成干浸膏,粉碎,即得。
6.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称取各原料药物,混合,加入原料药物总重量5-10倍的水浸泡30min,并煎煮2-3次,每次1-1.5h,过滤,合并滤液。
7.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中药组合物制成片剂、胶囊或颗粒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建忠,未经徐建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0093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