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枣花提取物及其抑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799288.1 申请日: 2018-07-19
公开(公告)号: CN108912200B 公开(公告)日: 2020-05-05
发明(设计)人: 刘庆超;郭甜甜;白乃生;刘浪浪;李国林;刘甜;韩稳荣;卢英辉;周鑫;白吉祥 申请(专利权)人: 西北大学
主分类号: C07J9/00 分类号: C07J9/00;C07J63/00;C07J17/00;C07H1/08;C07H17/07;C07D311/30;C07D311/40;C07C51/42;C07C59/64;A01P1/00;A61P31/04
代理公司: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代理人: 于跃
地址: 710069 ***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提取物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枣花提取物及其抑菌应用,该提取物是将枣花粉碎后,按照料液比为1:2~1:4,用体积浓度为90%的乙醇水溶液浸泡2次,每次浸泡时间24~72h;将浸泡液在30~50℃下减压浓缩,得浸膏;将浸膏用乙酸乙酯和水分散萃取,乙酸乙酯相在25~40℃下减压浓缩,即得到枣花提取物。通过枣花提取物及单体化合物对选择的七种菌(Grampositive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43300、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33591、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9213、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粪肠球菌ATCC 51299、屎肠球菌ATCC 35667和大肠杆菌ATCC 25922)的活性筛选,可以得知枣花提取物显示出了良好的抗菌活性,能够作为抗菌剂进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植物花中提取的化学活性成分及其制备和用途,具体涉及一种枣花提取物及其制备和用途。

背景技术

枣树为鼠李科枣属植物,原产于中国,在我国已有四千多年的种植历史,是我国的传统优势树种。枣属植物遍及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全世界大约有170种,我国大约有14种。当前,我国枣树栽培面积高达150万公顷,年产量300万吨,占世界枣的总产量99%以上。枣树以其早果丰产、枣果营养丰富、抗干旱、耐贫瘠、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在我国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枣树生长于海拔一千七百米以下的平原、丘陵或山区。枣树有刺,四月长叶,五月开花。枣果实,长圆形,营养丰富,果实味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P,可鲜食也可制成蜜枣、熏枣、酒枣及牙枣等蜜饯和果脯,还可以作枣泥、枣面、枣酒、枣醋等,为良好的食品工业原料。枣又供药用,有健脾、养胃、滋补、益血、强身之效,枣仁和根均可入药,枣仁可以安神。枣树花期较长,花期五月到七月,芳香多蜜,为良好的蜜源植物。

由于枣属植物广泛的生理活性,对其化学成分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而对枣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果实,红枣中的营养成分包括有机营养成分(如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总糖等)、维生素(如VC、VP1、VB2、VP、VA、VE等)、矿质元素(P、K、Ca、Mg、Fe、Mn、Cu、Zn等)、生物活性成分(如有机酸、三萜类、黄酮类、腺苷、皂苷、生物碱类、甾醇、红枣多糖等)。红枣中的各类成分含量会因品种和产地不同而有差异。

虽然枣树的果实红枣部分研究较多,而对枣树的枣花仅限于对其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研究,枣花中其它活性化学成分没有研究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枣花提取物,并为其提供一种新的应用。

本发明的枣花提取物包括下述化合物1~13:

其由下述方法提取得到:将枣花粉碎后,按照料液比为1:2~1:4,用体积浓度为90%的乙醇水溶液浸泡2次,每次浸泡时间24~72h;将浸泡液在30~50℃下减压浓缩,得浸膏;将浸膏用乙酸乙酯和水分散萃取,乙酸乙酯相在25~40℃下减压浓缩,得到枣花提取物。

上述提取方法中,优选将枣花粉碎后,按照料液比为1:3,用体积浓度为90%的乙醇水溶液冷浸2次,每次冷浸时间48h;将冷浸液在35℃下减压浓缩,得浸膏;将浸膏用乙酸乙酯和水分散萃取,乙酸乙酯相在35℃下减压浓缩,得到枣花提取物。

上述枣花提取物中的化合物1~13的分离方法为:将枣花提取物与硅胶按质量比为1:1~2拌样后装柱,进行硅胶柱层析,用氯仿/甲醇做洗脱剂进行梯度洗脱,洗脱梯度分别为100:1、60:1、30:1、5:1、1:1、0:1,每个梯度收集两个柱体积;合并氯仿/甲醇体积比为30:1和3:1的洗脱液,命名为组分I,合并氯仿/甲醇体积比为1:1和0:1的洗脱液,命名为组分II;组分I依次通过FlashODS C18中压色谱柱层析、凝胶柱层析和制备液相色谱分离,分别得到化合物1~6;组分II依次通过FlashODS C18中压色谱柱层析、凝胶柱层析和制备液相色谱分离,分别得到化合物7~1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大学,未经西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992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