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效环保除味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98499.3 | 申请日: | 2018-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05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胡次兵;张鑫;李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高明区爪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1 | 分类号: | B01D53/81;B01D53/02;B01J20/04;B01J20/30;A61L9/0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5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味剂 制备 多效 吸附 活性炭 化学吸附 物理吸附 腐植酸 腐植土 环保 空气净化技术 插层水滑石 三聚磷酸铝 天然有机物 重金属离子 非离子化 碱性气体 杀菌能力 无毒无害 吸附效果 吸附作用 研磨 多孔型 吸附量 离子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效环保除味剂的制备方法,属于空气净化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相结合制备了一种多效环保除味剂,物理吸附主要是以活性炭、腐植土为主要吸附料,化学吸附主要是以三聚磷酸铝插层水滑石为主要吸附原料,制备的除味剂具有吸附速度快和吸附量大的优点,腐植土中的腐植酸是一种天然有机物,腐植酸分子中存在H3O+及非离子化的COOH基和COO‑离子,对碱性气体有一定吸附作用,而且无毒无害,并具备杀菌能力,当将其研磨至80目左右时,其状态与活性炭十分相似,也呈多孔型,对气体以及重金属离子都有很好的吸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效环保除味剂的制备方法,属于空气净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家庭日常生活中,主要的臭味来自卫生间、厨房、鞋柜、垃圾、宠物、吸烟等,例如对于家庭卫生间中,由于封闭严,空气流动差,多数卫生间下水管道无密封装置或密封效果差,造成卫生间内异味,这些异味成分主要是硫化氢、氨气、二氧化硫等,这些气体既影响人体健康,又影响生活环境和生活品位。另外在公共场所都可能同时存在各种各样的异味,例如KTV房间就有烟味、酒味、汗味、人体异味、宠物异味、呕吐异味、洗手间异味、地毯霉味、空调异味,甚至装修装潢材料涂料异味、油漆异味、黏胶墙纸异味。
另外,目前装修中最大的装修污染就是甲醛,甲醛可引起呼吸道和神经系统的疾病出现咳嗽、咽痛、胸闷、头晕恶心、四肢无力、呼吸困难、嗜睡等症状。更为严重的诱发鼻癌、、咽喉癌、皮肤癌和白血病等癌症发生。房间和汽车内里的甲醛超标对人的身体相当有危害,所以,一定要采取适当的办法来降低甲醛的含量。
最常见的除味方法就是喷洒空气清新剂,市面上大多数空气清新剂是由醚、香精等各种化学成分合成的,并没有分解有害气体,只是通过散发香气来掩盖异味,靠混淆人的嗅觉来淡化异味,这些物质在空气中化学分解之后产生的气体本身就是空气污染物,反而加剧了室内空气污染的程度,长期使用对人体会产生不良刺激,劣质芳香剂还会对人的神经系统产生危害。而且,普通空气清新剂对甲醛等有害物质没有任何作用,因此由空气清新剂处理后的空气质量很难满足人们对空气质量的要求。
因此,我们需要一种能有效去除异味和空气中有害物质,且残留物对人体也不会产生伤害的环保除味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市面上大多数空气清新剂是由各种化学成分合成的,并没有分解有害气体,并且会加剧室内空气污染的程度,长期使用对人体会产生不良刺激,对甲醛等有害物质没有任何作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多效环保除味剂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将Mg(NO3)2·6H2O、Al(NO3)3·9H2O和去离子水混合,超声10~15min,得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和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同时滴加到三聚磷酸铝溶液中,维持体系pH值为9~11,恒温搅拌,得悬浊液,将悬浊液静置陈化18~24h,得陈化物,用去离子水将陈化物洗涤至中性,并置于60~80℃烘箱中干燥至恒重,得吸附材料;
(2)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取10~20份活性炭、10~20份吸附材料、10~20份腐植土、8~20份去离子水、6~12份硅胶乳液、4~8份碳酸氢钠、0.2~0.5份抗氧剂、0.2~0.4份分散剂,将活性炭、吸附材料、腐植土、硅胶溶液、去离子水、碳酸氢钠、抗氧剂和分散剂,混合搅拌处理,得复合产物,将复合产物置于50~60℃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得多效环保除味剂。
步骤(1)所述的Mg(NO3)2·6H2O、Al(NO3)3·9H2O和去离子水按质量比1∶1∶10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高明区爪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高明区爪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984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