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逃生梯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98090.1 | 申请日: | 2018-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19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刘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23/00 | 分类号: | B61D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谭玲玲 |
地址: | 26611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接部 逃生梯 避让 车体 梯体 乘客 凹腔 逃生 门口 高架列车 攀爬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逃生梯,包括:梯体部,用于供乘客攀爬;对接部,对接部与梯体部连接,对接部用于与车体的门口部连接,以使位于车体内的乘客依次经对接部和梯体部后从车体逃生;其中,对接部具有用于避让门口部的避让凹腔,门口部卡设在避让凹腔内。该逃生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高架列车在出现事故时不便于乘客逃生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列车逃生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逃生梯。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是指运营车辆需要在特定轨道上行驶的一类交通工具或运输系统。最典型的轨道交通是由传统火车和标准铁路所组成的铁路系统。随着火车和铁路技术的多元化发展,轨道交通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类型,不仅遍布于长距离的陆地运输,也广泛运用于中短距离的城市公共交通中。
高架列车距离地面高度在几米到十几米之间变化。当发生火灾等灾害时,高架列车上的人员如果无法迅速安全逃离,将会造成群死群伤的严重事故。因此,如何应对高架列车上的火灾等灾害,如何迅速撤离乘客,是高架列车消防安全设计的重要问题。
目前,市场上能适用于高架列车高空逃生类产品,主要有柔性救生通道和缓降器等。用缓冲器疏散遇灾人群快速逃生。但是,目前的救生通道类产品不但体积大、重量大,而且一条救生通道只有一个出口,下降速度受人员体态胖瘦的影响,不能适应高架列车人员快速逃生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逃生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高架列车在出现事故时不便于乘客逃生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逃生梯,包括:梯体部,用于供乘客攀爬;对接部,对接部与梯体部连接,对接部用于与车体的门口部连接,以使位于车体内的乘客依次经对接部和梯体部后从车体逃生;其中,对接部具有用于避让门口部的避让凹腔,门口部卡设在避让凹腔内。
进一步地,门口部包括门槛,门槛上设置有门导轨槽,对接部包括与门导轨槽相配合的卡接部,卡接部卡入门导轨槽内,以使对接部与门口部连接。
进一步地,对接部包括位于避让凹腔上侧的第一夹持部,卡接部设置在第一夹持部的下侧并朝向门导轨槽的内侧延伸。
进一步地,对接部包括位于避让凹腔下侧的第二夹持部,第二夹持部用于与门口部的边梁抵接。
进一步地,对接部还包括滚轮,滚轮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夹持部上,第二夹持部通过滚轮与边梁接触。
进一步地,第二夹持部上设置有滚轮安装座,滚轮通过滚轮安装座安装在第二夹持部上。
进一步地,滚轮安装座与第二夹持部之间形成安装腔,滚轮的至少部分位于安装腔内。
进一步地,滚轮为橡胶圈。
进一步地,避让凹腔具有限位面,限位面为竖直面并用于与门口部的边梁抵接。
进一步地,梯体部包括多个并列设置梯体段,多个梯体段均与对接部连接,以使位于车体内的乘客可选择地经相应的梯体段爬下。
本发明中的逃生梯包括梯体部和对接部,梯体部用于供乘客攀爬,对接部与梯体部连接,对接部用于与车体的门口部连接,以使位于车体内的乘客依次经对接部和梯体部后从车体逃生;其中,对接部具有用于避让门口部的避让凹腔,门口部卡设在避让凹腔内。这样,便可以比较方便地实现逃生梯与车体的门口部的对接,进而便于乘客通过该逃生梯逃生。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逃生梯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逃生梯的对接部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980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轨道车辆及其司机室
- 下一篇:跨座式单轨车辆逃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