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架空输电线路导地线补修装置及修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97973.0 | 申请日: | 2018-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94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沈彦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彦南 |
主分类号: | H02G1/16 | 分类号: | H02G1/1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线 缠绕组件 驱动轮 补修 缠绕 架空输电线路 修补 移动组件 障碍避让 缠绕盘 配合 携带 地线断股修补 凹形卡槽 带电作业 螺旋运动 提高装置 作业安全 预绞丝 张紧轮 断股 绞线 爬坡 相背 张紧 检修 开口 停电 维修 移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架空输电线路导地线补修装置及修补方法,包括缠绕组件、移动组件和障碍避让组件:缠绕组件包括两个可相背螺旋运动的缠绕盘,缠绕盘设有可卡进导地线的开口和配合导地线的缠绕孔,缠绕孔外设有配合携带预绞丝的携带孔;移动组件包括驱动轮,驱动轮的周侧设有配合导地线的凹形卡槽,用于装置在导地线上的移动;障碍避让组件可使缠绕组件远离导地线。本发明的好处是能够完成预绞线的携带和缠绕,完成导地线断股自动修补,提高导地线断股修补的效率;能够带电作业,减少停电维修的损耗;作业安全,效率高;张紧轮张紧导地线配合驱动轮完成补修装置的爬坡,提高装置的检修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线维修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架空输电线路导地线补修装置及修补方法。
背景技术
导地线的破损、断股是高压输电线路常见的线路事故。根据《架空输电线路导地线补修导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1069-2016),现在修补导地线普遍采用的是预绞丝补修条,预绞丝补修条存在着安全、美观等优点。但是缺点也显而易见,预绞丝补修条在安装的时候需要一根一根安装,补修条的缠绕方向要求严格,补修条长度较长,而作业人员一般采用软梯上进行导线修补,活动范围小,移动不便,导致修补导线困难。并且需要停电出线作业,对电力线路的运行造成极大的影响。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中授权公告号为CN105932601B,授权公告日为2018年1月12日公开的名为“架空地线断股修补方法”的发明专利,该申请案公开了架空地线断股修补方法,属于架空地线修复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作业人员带传递绳攀爬至杆塔顶部解开架空地线线夹,将架空地线拆卸下来,降落下移并放置在架空地线下方的横担处;杆塔上的作业人员将架空地线由横担处降落至同侧的导线处,并用连接在横担上的连接金具将架空地线悬挂牢固;杆塔上作业人员与线上作业人员配合将挂梯滑车悬挂在导线上,尔后线上作业人员坐上挂梯滑车并与地面控制人员配合滑至架空地线断股处进行修补作业,期间地面人员用绳索控制架空地线与导线使二者间保持适当的作业距离。该架空地线断股修补方法适用任何复杂外界环境,能够缩短修补用时、减少用工、降低劳动强度。其不足之处在于需要停电作业,对于老旧电线人员修补不便。
因此,设计一种架空输电线路导地线补修装置及修补方法来提高导地线的维修效率就很有必要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克服现有的导地线修补需人工出线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架空输电线路导地线补修装置及修补方法,能够替代人工出线,实现破损导地线的带电自动预绞丝的修补工作,提高导地线修补的安全性和维修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架空输电线路导地线补修装置,包括缠绕组件、移动组件和障碍避让组件:缠绕组件包括两个可相背螺旋运动的缠绕盘,缠绕盘设有可卡进导地线的开口和配合导地线的缠绕孔,缠绕孔外设有配合携带预绞丝的携带孔;移动组件包括驱动轮,驱动轮的周侧设有配合导地线的凹形卡槽,用于装置在导地线上的移动;障碍避让组件可使缠绕组件远离导地线。
作为优选,两个缠绕盘外分别设有缠绕底座,缠绕盘相对缠绕底座可旋转运动,两个缠绕底座可沿平行导地线的方向相对移动。
作为优选,驱动轮的下侧设有能增大驱动轮压力的张紧装置。提高驱动轮与导地线的张紧力,使装置能够应对坡度导线,能够爬坡完成不同高度导地线的补修。
作为优选,张紧装置包括V形的张紧架,张紧架上侧的两端分别设有张紧轮,张紧架的下端设有转动蜗轮,转动蜗轮的下侧设有配合转动蜗轮的转动蜗杆。
作为优选,开口位于缠绕孔的一侧,开口的高度与缠绕孔的直径相等。
作为优选,携带孔在缠绕盘上以缠绕孔为圆心均匀分布。
作为优选,缠绕组件的下侧设有底板,移动组件位于底板的两侧,缠绕组件的下侧设有横向滑块,底板上设有可推动横向滑块平行导地线移动的横向推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彦南,未经沈彦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979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电缆附件界面击穿强度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塔吊电缆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