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污水与雨水联合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797601.8 | 申请日: | 2018-07-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68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 发明(设计)人: | 曹翔;武涛;胡志强;王聪;王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澳洋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港澄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4 | 代理人: | 马丽丽 |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杨舍镇塘市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 污水 雨水 联合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城市污水与雨水联合处理装置,其结构为“前处理池+人工湿地”。依据城市污水、雨水径流污染负荷差异大的特点,该系统设置多点进水,保证城市污水和雨水的合理处理。前处理池自动收集高污染的城市污水,对高浓度城市污水采用A‑B法处理,大幅度降低污染物浓度,并在湿地床前设置雨水预处理装置,将雨水预处理沉淀去除颗粒态污染物后进入湿地床深度处理。其中,生态滤净处理中设置光响应土层,其是由黑土、含钛矿渣组成;其中第五净化区设置在系统上层,可以接受太阳光照射或紫外灯照射,加入微量元素的污水进入该区域可以与该区域协同作用,显著提高进入人工湿地水质,提高水处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城市污水与雨水联合处理装 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随之带来了很多 问题,其中,污水排放量在逐年增加,但处理量却十分有限,大部分地区生活 污水未达标就排入自然水体,城市河道黑臭化严重,对周边地表水和地下水造 成严重污染,同时,城市化后,人类活动产生和排放的污染物明显增多,污染 物的种类愈发复杂多样。城市地表不透水下垫面在晴天累积的污染物质(泥沙颗 粒物、氮磷营养元素、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在降雨及地表径流的冲刷、输 送作用下便形成了城市地表径流面源污染,随着径流的传输进入雨水排水管道, 使受纳水体水质恶化。国内外的研究证明,城市地表径流已成为仅次于农业径 流的第二大水体面污染源,也是除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之外的第二大城市 水环境污染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处理城市污水及污染雨水的处理装置, 其主要是采用多种生化处理工艺及光催化方式进行污染物的降解处理,该方法 针对当前城市污水、雨水地表径流处理水平低下,面源污染日益严峻的问题, 探索出一条可以高效处理城市污水和污染雨水的生态处理装置,实现城市污水 有效处理,达到污水净化和安全排放。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提高污水处理效率,降低河流污染的处 理装置,该装置建设与运行费用低,操作与维护简便,同时能够有效降低城市 污水及雨水中污染物浓度,降低污染源浓度,同时,利用河岸处理技术循环处 理,降低河流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进而实现城市河流水体净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依次设置收集管网、调节池、化粪池、A-B法处理池、生物滤净系统、人工 湿地,人工湿地系统和生态滤净系统间设置旁路进水渠,将雨水通入该旁路进 水渠,后进入跌水系统,进而进入第五净化区,最后进入人工湿地处理;
其中生态滤净系统包括设于系统外侧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系统分隔为 多个独立的净化区,第一净化区设置有鹅卵石和砂石基质;第二净化区设置有 沸石、活性炭基质;第三净化区设置有聚酯纤维棉微生物基质和聚乙烯中空球 体微生物基质;第四净化区设置有火山灰、麦饭石基质;第五净化区设置有光 响应土层,所述光响应土层是由黑土、含钛矿渣组成;其中第五净化区设置在 系统上层,接受太阳光照射或设置紫外灯进行照射。
进一步的,根据处理区内城市污水的排放量,采用不同规格的PVC管连 接,建立污水收集管网。污水汇集后通过总进水管道集中引入格栅池。格栅 池用于过滤、截留大于1cm的悬浮物或漂浮物。通过栅格设备出水进入调节 池,调节池用于沉降污水中固体颗粒、厌氧降解污水中部分有机物。调节池 出水通过3mm孔径的网筛。
进一步的,污水通过管路进入化粪池,通过化粪池进行固液分离后,在 化粪池底积聚的固形物通过排渣口及污泥泵输送至固体粉碎装置进行粉碎。 而在化粪池顶部的上清液经集水槽后经提升泵输送至A-B法处理池进行处理。
进一步的,与生活污水混合后的废水进入A段吸附池,经吸附处理后进 入沉淀池1,沉淀池上清液进入B段生化池进行处理,B段生化池出水进入 沉淀池2,沉淀池出水达标排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澳洋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澳洋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976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院重症监护医疗废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城市污水与雨水联合处理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