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肿瘤抗菌化合物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797459.7 申请日: 2018-07-19
公开(公告)号: CN109021080B 公开(公告)日: 2021-09-24
发明(设计)人: 陈义华;郭正彦;李鹏伟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7K7/64 分类号: C07K7/64;A61K38/12;A61P35/00;A61P31/04
代理公司: 广西咕咕狗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37 代理人: 苗计伟
地址: 100101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肿瘤 抗菌 化合物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属于药物研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肿瘤抗菌化合物及其应用。一种抗肿瘤抗菌化合物,其命名为dialboflavusin A或de‑Cl‑dialboflavusin A。本发明的抗肿瘤抗菌化合物dialboflavusin A和de‑Cl‑dialboflavusin A对枯草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四株不同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七种供试革兰氏阳性细菌具有强烈的抑菌活性;抗肿瘤抗菌化合物dialboflavusin A和de‑Cl‑dialboflavusin A对宫颈癌细胞株系Hela、人卵巢腺癌细胞株系SKOV3、人乳腺癌细胞株系MCF‑7、人肺癌细胞株系A549、人肝癌细胞株系HepG2、人胶质瘤细株系U251和人胃癌细胞株系SGC‑7901具有强烈抑制作用;本发明的抗肿瘤抗菌化合物可用于抗肿瘤活性先导化合物研究或制备抗菌和抗肿瘤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研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肿瘤抗菌化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联二苯是天然产物中具有重要功能的结构单元之一,研究表明具有联二苯结构的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虽然含有该结构单元分子的化学合成已经研究了100多年,但是含有该结构的复杂天然产物至今仍然是化学合成中的难点。由于繁冗的反应条件和低的产率严重影响了其后续的深入研究。因此,利用高效专一的生物催化的方法获得高活性的含有联二苯结构的化合物是可以突破上述的瓶颈。

Dialboflavusin A是从途径工程改造菌白黄链霉菌313-HmtS(Streptomycesalboflavus 313-HmtS)的发酵液中分离得到的二聚化环六肽抗生素。其结构中含有缬氨酸和非常见氨基酸,如2-甲基丙氨酸和哌嗪-3-羧酸等。目前已经发现以此类似的环六肽抗生素还有himastatin和chloptosin,但是后二者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dialboflavusin A在氨基酸组成上存在明显差异。

de-Cl-dialboflavusin A是从途径工程改造菌白黄链霉菌313-53-HmtS(Streptomyces alboflavus 313-53-HmtS)的发酵液中分离得到的二聚化环六肽抗生素。其结构中含有缬氨酸和非常见氨基酸,如2-甲基丙氨酸和哌嗪-3-羧酸等。与Dialboflavusin A比较少了两个氯原子。目前已经发现以此类似的环六肽抗生素还有himastatin和chloptosin,但是后二者与de-Cl-dialboflavusin A在氨基酸组成上存在明显差异。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肿瘤抗菌化合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抗肿瘤抗菌化合物,其化学结构式如下:

抗肿瘤抗菌化合物dialboflavusin A是由两个单体组成,两个单体通过C-5和C-5’连接形成的。每个单体中含有一分子的缬氨酸、2-甲基丙氨酸、6-氯-3α-羟基-1,2,3,3α,8,8α-六氢吡咯[2,3-并]吲哚-2羧酸和三分子哌嗪-3-羧酸共计4种氨基酸组成,各个氨基酸的构型为L-型或者D-型。

抗肿瘤抗菌化合物de-Cl-dialboflavusin A是由两个单体组成,两个单体通过C-5和C-5’连接形成的。每个单体中含有一分子的缬氨酸、2-甲基丙氨酸、3α-羟基-1,2,3,3α,8,8α-六氢吡咯[2,3-并]吲哚-2羧酸和三分子哌嗪-3-羧酸共计4种氨基酸组成,各个氨基酸的构型为L-型或者D-型。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抗肿瘤抗菌化合物在制备抗菌药物中的用途。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抗肿瘤抗菌化合物在制备真核生物肿瘤细胞增殖抑制剂中的用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974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