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航天器再入返回轨道规划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96550.7 | 申请日: | 2018-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46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跃;黄震;杨庆;吴文瑞;赵建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空间技术研制试验中心 |
主分类号: | B64G1/24 | 分类号: | B64G1/24;G06F30/15 |
代理公司: | 北京谨诚君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38 | 代理人: | 陆鑫;延慧 |
地址: | 10009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航天器 再入 返回 轨道 规划 方法 | ||
1.一种航天器再入返回轨道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确定航天器再入返回轨道的再入点位置和速度,其中,设航天器在制动初始时刻T0的轨道参数中的经度、地理纬度、高度、绝对速度、速度倾角、速度方位角表示为(λ0,B0,H0,v0,θ0,A0)T,返回终端高度Hf期望的经度和地理纬度为(λaim,Baim)T,制动初始时长为tp0,再入角为θe,倾侧角分段常值为γ1,γ2,γ3,…,γn,倾侧角γ1翻转为γ2的时间为t1,倾侧角γ2翻转为γ3的时间为t2,倾侧角γ3翻转为γ4的时间为t3,倾侧角γn-1翻转为γn的时间为tn-1,tn-1…t3t2t1;
通过满足再入角约束确定制动发动机开机时长,并确定对应的再入点位置和速度;
b.获取返回轨道规划的优化变量σ,表示为(γ1,t1,γ2,t2,γ3,t3,γ4,…tn-1,γn)T,以满足返回轨道的终端开伞约束和再入过载约束,对变量σ进行优化计算;
c.建立返回轨道规划方程,其中,返回轨道规划方程为下式(1):
其中,Δσ为优化变量的修正量;C为一阶偏导数矩阵,
其中,和分别为航向偏差和横向偏差对倾侧角γ1,γ2,γ3…γn和翻转时间t1,t2,…tn-1的一阶偏导数,可通过数值差分方法计算;
d.返回轨道计算,其中,按照六自由度动力学模型仿真计算返回轨道,获得返回轨道终端的经度λ、纬度B和返回再入过程中的轴向最大过载nx、升力控制启控时间t0和升力控制停控时间tn;
e.计算倾侧角时间曲线,其中,利用基于Householder变换的QR分解,对一阶偏导数矩阵C进行QR分解,记置换矩阵P满足式(2):CP=QR;
优化变量为σ的修正量Δσ按照下式(3)求解:
修正后的优化变量σ表示为式(4):σk+1=σk+Δσ;
f.规划航天器再入返回轨道的再入过载,其中,当计算获得的轴向最大过载nx小于设计要求的轴向最大过载nx0时,倾侧角分段常值为γi(i=1,2,3,…n)不进行调整;
当计算获得的轴向最大过载nx大于设计要求的轴向最大过载nx0时,记过载超过要求值nx0的时间为Δt,记过载超过要求值对应的常值倾侧角时间区间为tm~tm+1(m=0,1,2,3,…n-1),则过载超过要求值的时间区间对应的常值倾侧角按照下式(5)更新:
其中,K为增益系数,表征过载时间曲线面积与倾侧角时间曲线面积之间的增益,sign为符号函数;
其余常值倾侧角采用如下式(6)修正γi(i=1,2,3,…n,i≠m+1)
其中,ki(i=1,2,3,…n,i≠m+1)为过载调整系数,sign为符号函数;
g.重复步骤a~步骤f给出的倾侧角以及翻转时间调整方法,以倾侧角分段常值γ1,γ2,γ3,…γn和翻转时间t1,t2,…tn-1为初值,采用六自由度返回轨道动力学模型计算返回轨道,根据(3)式计算优化变量σ的修正量Δσ,按照过载设计约束根据(5)式和(6)式更新倾侧角,当返回轨道终端满足精度要求且过载约束满足时停止迭代,输出优化后的倾侧角分段常值γ1,γ2,γ3,…γn,升力控制启控时间t0,翻转时间t1,t2,…tn-1,升力控制停控时间tn以及对应的返回轨道,完成返回轨道的规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空间技术研制试验中心,未经北京空间技术研制试验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9655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刚性剪叉机构的可展开曲面桁架机构
- 下一篇:一种主动防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