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连通域和切线斜率的网银盾数字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95864.5 | 申请日: | 2018-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28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姜燕;饶刚;梅文浩;张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32 | 分类号: | G06K9/32;G06K9/34;G06K9/4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魏波 |
地址: | 43008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连通 切线 斜率 银盾 数字 识别 方法 | ||
1.一种基于连通域和切线斜率的网银盾数字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图像进行预处理;
步骤2:数字串分割;
包括断裂字符拼合和粘连字符提取;
其中所述粘连字符提取,具体实现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2.2.1:字符分割;
通过追踪搜索得到上下轮廓特征;
图像上轮廓函数定义为f(x),其中X=(x1,x2,...,xn)T为定义域;n为定义域右边界,即总点数;对于X*∈R,如果存在某个ε>0,使所有与X*的距离小于ε的Xa∈X均满足不等式f(Xa)≥f(X*),即Xa∈X且|Xa-X*|<ε,则称X*为f(x)在R上的局部极小点,局部极小值记为fT(X*);由此得上轮廓局部最小值向量为XT=(XT1,XT2,...,XTm);
同理得到下轮廓局部最大值向量为XB=(XB1,XB2,...,XBm);局部极大值记为fB(X*);
对于XTi∈XT,若且XBj∈[XTi-5,XTi+5],且
则为数字串分割点;记录最终区域高度ah为字符高度值;
对XT进行遍历后,若Dy=[D1,D2,...,D13]则数字串分割成功,否则数字串分割失败;
步骤2.2.2:字符分割;
将图像加工为尺寸统一的标准图像,保证了所有字符的最大宽度均为W、最大高度统一为H,;
步骤2.2.3:轮廓突变点提取;
采用轮廓斜率突变检测算法,对数字进行识别;
先采用自左向右的扫描方法得到左端轮廓,首先再采用自右向左的扫描方法得到右端轮廓,用一维数组Left(x),Right(x)分别记录左右轮廓的横坐标;采用自下向上的扫描方法得到底轮廓,用一维数组Bottom(i)记录底轮廓的纵坐标;
然后对投影轮廓相邻两点之间的斜率进行计算,判断斜率是否产生突变,并记录斜率突变次数,作为字符识别特征,计算时去除突变的首尾两端;
底轮廓相邻两点之间斜率为:
B(i)=(Bottom(i+1)-Bottom(i))/1;
其中,i=4,5,...,W-4;
当B(i)>0.15*H时,记做斜率发生了一次突变,记录突变次数为bp;
右轮廓相邻两点之间斜率为:
R(i)=(Right(i+1)-Right(i))/1;
其中,i=4,5,...,H-4;
为了提高识别的精度,将左轮廓分为上下两部分;
计算图像左上轮廓相邻两点之间的斜率为:
Lu(i)=(Left(i+1)-Left(i))/1;
其中,i=4,5...,H/2+1;
计算图像左下轮廓相邻两点之间的斜率为:
Ld(i)=(Left(i+1)-Left(i))/1;
其中,i=H/2+1,...,H-4;
设置斜率阈值为0.3*W,R(i)、Lu(i)、Ld(i)中任意一个值大于0.3*W时记做斜率发生了一次突变,分别记录R(i)、Lu(i)、Ld(i)中的轮廓突变点数量为rp、lup、ldp;
步骤3:数字串识别;
包括识别特征选取和字符分类识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9586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