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充电系统故障识别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95779.9 | 申请日: | 2018-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68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钱强;董芮雯;招子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明霖 |
地址: | 519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充电 系统故障 识别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无线充电系统故障识别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发射侧电压测量值、发射侧电流测量值、接收侧电压测量值以及接收侧电流测量值;根据所述发射侧电压测量值、发射侧电流测量值、接收侧电压测量值以及接收侧电流测量值查询电路故障集合;其中,电路故障集合记录了无线充电系统中发射侧电压值、发射侧电流值、接收侧电压值以及接收侧电流值分别与无线充电系统故障点的对应关系;根据查询结果确定无线充电系统的故障点。上述无线充电系统故障识别方法,能够提高识别无线充电系统故障的准确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电子系统故障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线充电系统故障识别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系统包括发射侧和接收侧,电能通过发射侧传送至与负载连接的接收侧,用于对负载进行充电。无线充电系统相比于有线充电来说,避免了电源电线过于频繁的使用和导体露出所带来的一系列的问题,没有了充电系统设备摩擦损耗,减少了触电的危险,提高了耐用性、安全性和电能传输的方便性,已经被愈来愈广泛的应用,而对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无线充电系统故障识别方法是将充电电路中各个器件对应的器件参数与电路方程结合,计算出各个器件的参数值范围,如果实际数值超出允许的范围,就判断该处电路发生故障。然而,由于无线充电系统充电过程中需要频繁地进行开关切换,传统的无线充电系统故障识别方法准确率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无线充电系统故障识别准确率的无线充电系统故障识别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一种无线充电系统故障识别方法,包括:
获取发射侧电压测量值、发射侧电流测量值、接收侧电压测量值以及接收侧电流测量值;
根据所述发射侧电压测量值、发射侧电流测量值、接收侧电压测量值以及接收侧电流测量值查询电路故障集合;其中,电路故障集合记录了无线充电系统中发射侧电压值、发射侧电流值、接收侧电压值以及接收侧电流值分别与无线充电系统故障点的对应关系;
根据查询结果确定无线充电系统的故障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故障识别方法,所述获取发射侧电压测量值、发射侧电流测量值、接收侧电压测量值以及接收侧电流测量值,包括:
对整流与滤波后发射侧的电压进行采样,得到发射侧电压测量值;
对整流与滤波后发射侧的电流进行采样,得到发射侧电流测量值;
对整流与滤波后接收侧的电压进行采样,得到接收侧电压测量值;
对整流与滤波后接收侧的电流进行采样,得到接收侧电流测量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故障识别方法,还包括:
分别根据无线充电系统正常工作时发射侧电压、发射侧电流、接收侧电压以及接收侧电流的取值范围确定电路故障集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故障识别方法,分别根据无线充电系统正常工作时发射侧电压、发射侧电流、接收侧电压以及接收侧电流的取值范围确定电路故障集合,包括:
将无线充电系统正常工作时发射侧电压的最大值设为第一发射侧电压参考值,将无线充电系统正常工作时发射侧电压的最小值设为第二发射侧电压参考值;
将无线充电系统正常工作时发射侧电流的最大值设为第一发射侧电流参考值,将无线充电系统正常工作时发射侧电流的最小值设为第二发射侧电流参考值;
将无线充电系统正常工作时接收侧电压的最大值设为第一接收侧电压参考值,将无线充电系统正常工作时接收侧电压的最小值设为第二接收侧电压参考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未经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957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