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体着色剂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95512.X | 申请日: | 2018-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25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查忠源;张雄风;黄忠;何俊;叶良俊;查炎华;高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祥云(集团)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5/30 |
代理公司: | 武汉惠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3 | 代理人: | 童思明 |
地址: | 435405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体 着色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体着色剂及其应用,属于肥料着色剂技术领域。该液体着色剂包括粉状原料和水,水的用量是粉状原料重量的2‑4倍;所述粉状原料由下列质量百分比含量的原料混合而成:水溶性着色剂20%‑40%、尿素20%‑50%和硝酸铵20%‑40%,水溶性着色剂选自柠檬黄、亮蓝、大红或果绿等。另外,该液体着色剂可以在肥料中应用,用量以水溶性着色剂的重量计为肥料重量的0.05‑0.15‰。该着色剂具有用量少、价格低廉、染色效果好、稳定性强、无公害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肥料着色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体着色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化工染色技术的飞速发展,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染色技术在化肥生产技术领域也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一些化肥生产企业在生产肥料的过程中添加一些染色剂或着色剂,一方面是为了防止他人仿冒自己的品牌,另一方面是为了改善肥料的外观色泽。一般用于肥料染色的着色剂分为水溶型和油溶型,大多数着色剂都是由染料或颜料与有机溶剂组成,而这些物质绝大多数包含芳香烃有机物、重金属等,这些物质伴随着肥料的施用,进入土壤会被植物吸收而损害人体,给人们的生活健康带来不良的影响。现有技术中提供了几种水溶型和油溶型着色剂及使用方案。
发明专利(CN 101857491A)介绍了一种肥料着色剂的制备及施用方法。该方法是将水溶性染料溶于水中,再加入分散剂,搅拌后分别制成红、蓝和黄色的内着色剂备用,然后将油溶性颜料溶于基础油类溶剂,再分别加入分散剂,搅拌后分别制成红、蓝和黄色的外着色剂,用内着色剂与化肥原料直接搅拌混合,然后再用外着色剂喷涂,使肥料均匀染上颜色;利用该方法制备的水溶性肥着色剂具有着色剂用量少,着色稳定,成本低,颜色纯正、外观好等特点。但该专利介绍的制备工艺流程较为繁琐,所用的染色剂包含有油溶性染料,油溶性染料主要物质为甲苯胺红、酞菁蓝等含苯环类的有机物,含这些物质的水溶性肥进入土壤被作物吸收,在人们的生活健康方面存在着安全隐患。
发明专利(CN101117448A)也介绍了一种肥料染色剂的制备方法:先按配比称取着色剂、调色剂,或者再称取分散剂、增溶剂,然后采用包括粉碎、溶解、调色和研磨的工艺流程生产,即可生产出肥料天然染色剂。该发明肥料染色剂包括着色剂和调色剂,着色剂为有色腐植酸或有色腐植酸盐类物质,调色剂为有色的食品颜色添加剂和木质素及其盐类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利用该方法制备的染色剂具有染色能力强、低成本、低用量和无公害等优点。但是其制备工艺流程也比较繁琐,且所用的着色剂腐殖酸气味较大,这种天然的染色剂不耐酸碱、高温等加工条件,稳定性较差。不利于生产出色泽稳定的着色产品,影响产品的销售。
另外,肥料的颜色及其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以水溶肥为例:
(1)很多生产企业把不同的NPK配方设计成不同的颜色,让农民快速地通过颜色来识别肥料,也会合理地对应出每个作物不同生育期应该使用的肥料配方。(2)不染色的肥料稀释后无法直观地看出肥料的浓度,这样往往会误导农民,而通过染色后的肥料,农民稀释后很容易通过颜色的深浅来判断肥料的浓度。(3)由于很多肥料制造厂商在肥料中加入了极少的微量元素或者添加剂,他们很容易通过肥料的外观来判定肥料的混合效果是否达到理想的状态,添加色素制造高品质肥料的一个指示性手段.
(4)通过颜色及颜色的稳定性来判断肥料的真伪与质量;如果肥料放置一段时间后变化,以通常思路考虑会认为质量不达标;而如颜色鲜艳透亮,从感官上会认为产品质量好。
而常规的水溶性着色剂易团聚,不但着色效果不好,且遇水不稳定。为了生产出更安全更可靠的肥料染色剂。本公司的研究人员在不断的努力下,寻找不同类型的染色剂,以求生产出用量少、价格低廉、染色效果好、稳定性强、无公害的绿色环保型的染色剂。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祥云(集团)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祥云(集团)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955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