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维修的硅油加工用的外加剂罐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95350.X | 申请日: | 2018-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0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曹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维软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10 | 分类号: | B65D90/10;B65D9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罐体 内筒壳体 外筒壳体 进料管 侧壁 密封条 便于维修 两层壳体 外加剂罐 硅油 内门 外门 贯通 方便维修 检查维修 门框结构 同一位置 出料管 密封槽 内表面 内门框 内外层 外加剂 外门框 门框 加工 泄露 体内 侧面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维修的硅油加工用的外加剂罐,包括外筒壳体、内筒壳体、进料管、出料管,所述内筒壳体设置于外筒壳体的内表面,所述进料管贯通两层壳体设置于罐体的侧壁的上方,在所述外筒壳体的侧面上设有一道外门,在所述内筒壳体的侧壁上与外门对应的同一位置上设有内门,所述外门、内门的四周上设有密封条,所述外门框、内门框的周边设有与密封条相对应的密封槽,所述进料管贯通两层壳体设置于罐体的下方。本发明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在罐体的侧壁上设置门框结构,方便维修人员直接进入罐体中检查维修,内外层的门框上均设有密封装置,保证了罐体内的外加剂不会泄露,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硅油加工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维修的硅油加工用的外加剂罐。
背景技术
硅油通常指的是在室温下保持液体状态的线型聚硅氧烷产品。一般分为甲基硅油和改性硅油两类。最常用的硅油一甲基硅油,也称为普通硅油,其有机基团全部为甲基,甲基硅油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绝缘性,疏水性能好。它是由二甲基二氯硅烷加水水解制得初缩聚环体,环体经裂解、精馏制得低环体,然后把环体、封头剂、催化剂放在一起调聚就可得到各种不同聚合度的混合物,经减压蒸馏除去低沸物就可制得硅油。
外加剂一般经由外加剂罐添加到搅拌机中,由于外加剂罐中有搅拌釜等设备,在维修时需要将这些设备拿出才可,维修结束后还有要重新安装进去,密封外加剂罐,操作过程过于复杂,费时费力,对混凝土的产品的生产造成了阻碍,因此需要一种方便维修与管理的外加剂罐来解决这一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维修的硅油加工用的外加剂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维修的硅油加工用的外加剂罐,包括外筒壳体1、内筒壳体2、进料管3、出料管4,所述内筒壳体2设置于外筒壳体1的内表面,所述进料管3贯通两层壳体设置于罐体的侧壁的上方,在所述外筒壳体1的侧面上设有一道外门5,所述外门5的外表面上设有把手A10,所述外门5通过合页9连接在外筒壳体1上,在外筒壳体1与外门5相接触的位置设有外门框7,在所述内筒壳体2的侧壁上与外门5对应的同一位置上设有内门6,所述内门6与内筒壳体2相接触的地方设有内门框8,所述内门6的外表面上设有把手B11,内门6通过合页与内筒壳体2连接在一起,所述外门5的内表面与把手B11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凹槽14,所述外门5、内门6的四周上设有密封条12,所述外门框7、内门框8的周边设有与密封条12相对应的密封槽13,所述进料管3贯通两层壳体设置于罐体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外门5通过合页9将外门5的右侧与外筒壳体1连接,所述内门6通过合页9将内门6的左侧与内筒壳体2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门5的四周设有一道密封条12,所述内门6的四周设有两道密封条12。
优选的,所述密封条12的截面呈三角形状,密封条12上覆盖有一层软橡胶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在罐体的侧壁上设置门框结构,方便维修人员直接进入罐体中检查维修,同时外加剂罐内设有两层壳体,外层壳体较厚起保护作用,内层壳体较薄起密封作用,并且在内外层的门框上均设有密封装置,保证了罐体内的外加剂不会泄露,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内外两层门的开门方向交错设置,为了进一步保证其罐体的密封性,门上设有三角状的密封条,一方面与密封槽配合起到密封作用,二是方便开关,本发明在方便维修人员检查的同时,保证的外加剂罐的安全可靠,不泄露,对混凝土的生产过程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结构合理,操作方便,无需复杂的过程既可完成对设备的检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内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外门内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密封条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维软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芜湖维软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953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拆装模块化无限容积组合罐
- 下一篇:一种油气储运中的油罐承载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