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煤矿安全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95212.1 | 申请日: | 2018-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18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夏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瓯丽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矿安全 检测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煤矿安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两个检测报警装置,其设于包括至少两个矿井段的煤矿矿井内并从靠近井口的方向向内延伸,使每个矿井段内均设有一个检测报警装置,所述检测报警装置包括:
外部的壳体;
壳体内相互独立的甲烷检测器,一氧化碳检测器,温度检测器,粉尘检测器,氧气检测器以及风速检测器;
壳体内分别与甲烷检测器、一氧化碳检测器、温度检测器、粉尘检测器、氧气检测器以及风速检测器连接的数据处理器,其用于分别处理得到甲烷、一氧化碳、氧气和粉尘的浓度、温度以及风速在内的本矿井段的检测数据;
设于壳体外表面的光电报警器,其表面设有一一对应的编号标志;
设于壳体内的报警处理器,其用于控制所述光电报警器的开闭,并在光电报警器响起时将包括光电报警器的编号、报警状态以及报警时间在内的本矿井段的报警数据传输到主处理器;
设于壳体内的主处理器,其分别连接到所述数据处理器和所述报警处理器,用于在包括甲烷、一氧化碳、氧气和粉尘的浓度的检测项中至少一项的数据不在对应项的预设范围内时通过所述报警处理器控制光电报警器打开,并生成报警数据,当检测项中的数据均处于对应项的预设范围内时生成报警状态标记为未报警的报警数据,还用于在收到其他矿井段的最早报警数据后通过报警处理器控制光电报警器打开;
设于壳体内的数据发送器,其与主处理器连接,用于由主处理器控制将得到的本矿井段的检测数据和报警数据通过数据发送器传送到主控装置,还接收主控装置传输的包括一个周期内最早报警的光电报警器的编号的其他矿井段的最早报警数据,并将最早报警数据传送到主处理器;以及
设于壳体外表面的显示器,所述显示器连接到所述主处理器,其用于由所述主处理器控制分别实时显示甲烷、一氧化碳、氧气和粉尘的浓度、温度以及风速,并显示一个周期内最早报警的光电报警器的编号;
设于煤矿矿井外部的主控装置,其包括外部的主体,主体内的中央处理器以及可与所述数据发送器实现数据交换的数据发送装置,所述中央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主处理器的开闭,用于在得到每个矿井段的检测数据和报警数据后,根据一个周期内的报警数据判断得到包括一个周期内最早报警的光电报警器的编号的最早报警数据,并通过数据发送装置将最早报警数据发送到检测报警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安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矿井段在沿煤矿矿井延伸的方向具有相同的长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安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设于煤矿矿井内的中转装置,所述中转装置包括中转处理器和接收预设的多个矿井段的检测报警装置的检测数据和报警数据的中转数据接收器;
所述中转处理器用于根据报警数据判断得到多个预设的矿井段的较早报警数据,然后所述中转处理器控制中转数据接收器将较早报警数据发送到主控装置,接收到主控装置发回的最早报警数据后,所述中转处理器控制中转数据接收器将最早报警数据发送到多个预设的矿井段的数据发送器;
所述主控装置的中央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中转装置的开闭,并用于根据所述较早报警数据和其他矿井段的报警数据判断出最早报警数据,并通过数据发送装置将最早报警数据发送到中转装置和非预设的矿井段的数据发送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矿安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预设的矿井段包括与矿井井口距离最远的矿井段,且所述中转装置到矿井井口的距离小于距矿井井口最远的检测报警装置到矿井井口的距离。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矿安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煤矿矿井内转角处角度为70°~120°处设置有所述中转装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安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还用于显示煤矿矿井内地图,并根据煤矿矿井的地形在地图上不同矿井段处一一对应设置有指示灯,所述主处理器用于在得到矿井段的最早报警数据后控制对应矿井段的指示灯亮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安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数据包括与矿井段编号相同的光电报警器的编号,报警状态,报警时间,已报警时长以及引起报警的检测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瓯丽,未经马瓯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9521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列车受电弓在线检测系统
- 下一篇:智能被子及床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