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预防/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用途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794310.3 | 申请日: | 2018-07-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0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 发明(设计)人: | 武鸿萍;王昆;张伟;樊献俄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龙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1/704 | 分类号: | A61K31/704;A61K31/352;A61P9/10;A61P25/28 |
| 代理公司: | 云南派特律师事务所 53110 | 代理人: | 张怡 |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药物组合物 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 质量份 治疗 预防 心脑血管疾病 复杂疾病 心脑血管 药效物质 医药领域 有效预防 多靶点 靶点 可控 制备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预防/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用途。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由质量份数为式I所示化合物2‑60份、质量份数为式Ⅱ所示的化合物0‑50份、和质量份数为式Ⅲ所示的化合物0‑50份组成,式Ⅱ和式Ⅲ化合物的下限不能同时为0。本发明涉及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预防/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的组合物具有多靶点,可有效预防或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且药效物质明确、质量可控、安全性高,在规定的剂量范围内使用,不会出现因化合物不纯而引起的不良反应,也不会因为单一靶点而影响心脑血管这类复杂疾病综合的疗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药 物组合物。
技术背景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现代社会致死、致残的最主要疾病之一。在中国,因高 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基因为主,成为了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区。缺血性脑血管 病是由于脑部供血障碍引起脑组织相应区域缺血、低氧造成脑组织破坏所出现的 一系列生化代谢失常、生理功能丧失、病例形态软化改变等疾病,是一种在脑组 织上多层次、多方面损害的疾病。其中脑组织缺血性引起的脑组织梗塞、血管性 痴呆、缺血区血流再通导致的脑再灌注损伤是较为常见的脑缺血性疾病。
美国超过180个用于治疗中风的神经保护药物的临床试验全部失败了。tPA 溶栓治疗仍是目前唯一被FDA批准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药物。1000个 新的候选神经保护药物等待临床试验。脑中风不仅是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而 且也是全身系统性疾病,脑中风后存在许多动态变化和进展的病理生理机制和相 互作用机制;脑中风的病理转归包括脑组织损伤和相拮抗的内源性的神经保护或 者恢复机制,单个化合物的多靶点或者多个化合物的联合应用是必要的,从而有 可能获得最佳疗效,治疗靶点不应仅仅局限于抵抗损伤的因素,而且更应该着眼 于内源性的神经保护机制和长期的恢复过程。
神经血管单元(Neurovascμlar unit,NVU)是美国国立神经病学与卒中研究 所(NINDS)提出的一个中风治疗的概念模型,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由神经元、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小胶质细胞(microglia)以 及维持脑组织完整性的细胞外基质构成,BBB的组分包括星形胶质细胞、血管 内皮细胞、周围细胞(pericyte)和基底膜。脑缺血损伤与神经元、小胶质细胞 和微血管关系密切。
冠心病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 心肌暂时性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 征。心绞痛分为稳定性和不稳定心绞痛。中医认为,冠心病心绞痛按其症状表现 当属于胸痹、心痛等病症范畴。通常由于年老、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腻、长期 起居不当,或情志不畅而致寒、痰、瘀、虚等引起心脉闭阻出现胸闷、胸痛等症。 临床常见心血瘀阻证、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痰阻心脉证等证。
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报道,随着社会老龄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 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流行,我国居民心血管病(CVD)危险因素普遍暴露,呈 现在低龄化、低收入群体中快速增长及个体聚集趋势。今后10年CVD患病人 数仍将快速增长。目前,CVD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农村为45.01%, 城市为42.61%。CVD负担日渐加重,尤其是农村居民的CVD死亡大幅增加, 加强政府主导下的CVD防治工作刻不容缓。
冠心病心绞痛治疗手段有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其中,药物治疗主要分为抗 凝药、钙拮抗药、硝酸酯类药、调脂药、抗血小板聚集药、β受体阻滞药。介入 治疗手段主要有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药物洗脱支架 治疗等。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这类复杂疾病的优势在于辩证论治,通过扩张冠状 动脉,增加血流量,改善局部微循环等多途径多靶点的整体作用发挥效果,强调 个性化治疗,因而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且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相对较小。
常见治疗缺血性中风和冠心病心绞痛的单位中药有丹参、三七、灯盏花、水 蛭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龙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昆明龙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943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