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纤光栅温度传感解调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793245.2 | 申请日: | 2018-07-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59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 发明(设计)人: | 王体春;方磊磊;童昌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K11/32 | 分类号: | G01K11/32 |
| 代理公司: | 苏州润桐嘉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61 | 代理人: | 胡思棉 |
| 地址: | 210016 江苏省南京市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光栅 温度 传感 解调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纤光栅温度传感解调系统,是基于马赫曾德干涉仪与光电振荡器的结合而实现的,可解决目前光纤光栅传感系统测量精度不高,及其对环境适应性差的问题,解调系统主要包括:宽谱光源、光纤环形器、光纤光栅、光纤耦合器、单模光纤环、色散光纤环、电光调制器、色散光纤、高速光电探测器、低噪放、微波功分器、频谱仪、计算机。光纤光栅受到温度的变化会引起其发射光波长的移动,使得马赫曾德干涉仪的光程差发生改变,从而改变光电振荡器输出的微波信号的中心频率,根据微波信号中心频率的变化量即得到光纤光栅反射光波长的移动量,最后实现光纤光栅温度传感,该温度传感解调系统不仅精度高,且其测量灵敏度可调、测量结果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纤光栅传感解调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光电振荡器的光纤光栅温度传感解调系统。
背景技术
光纤光栅是一种无源滤波器件,由于具有体积小、全兼容于光纤、能埋入智能材料等优点,且其谐波波长对温度、应变物理量等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较为敏感,在传感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光纤光栅传感器通过外界参量对光纤Bragg中心波长的调制来获得传感信息,具有抗电磁干扰、高灵敏度、低成本及与普通光纤的兼容性较好等优点,因而越来越受到关注。
目前光纤光栅传感解调系统主要采用有光谱法、多波长计检测法、边缘滤波法、可调光滤波法、匹配光栅检测法,波长可调谐光源解调法、CCD分光仪检测法和迈克尔逊干涉解调法等方法。但光纤光栅传感系统都是用光学的方法来实现光纤光栅波长变化量的解调,具有精度高等特点,但也存在环境适应性差等特点。温度是工农生产和科学实验中需要常常测量和控制的重要物理量,也是能够直接影响光纤光栅波长变化的因素之一,光纤温度传感器为温度的监测提供了新的有效的解决途径。普通的光纤光栅的温度灵敏度为0.010nm/℃左右,对于工作波长在1550nm的光纤光栅来说,测量温度在100℃范围的波长变化仅为lnm,不能满足实际测量的需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光电振荡器的光纤光栅传感解调系统,该光纤光栅传感解调系统的波长分辨率可通过改变马赫曾德干涉仪两臂光时延差以及光电振荡器中色散光纤的长度和色散系数来任意调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马赫曾德干涉仪和光电振荡器结合的光纤光栅温度传感解调方法和系统。光纤光栅受到温度的变化会引起其发射光波长的移动,该波长的移动会使得马赫曾德干涉仪的光程差发生改变,从而改变光电振荡器输出的微波信号的中心频率,根据微波信号中心频率的变化量来得到光纤光栅反射光波长的移动量,从而实现光纤光栅温度传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一种光纤光栅温度传感解调系统,其硬件平台包括,宽谱光源、光纤环形器、光纤光栅、光纤耦合器、单模光纤环、色散光纤环、电光调制器、色散光纤、高速光电探测器、低噪声放大器、微波功分器、频谱仪、计算机。
所述宽谱光源(可采用高斯型或矩形宽谱光源)经光纤环形器后进入光纤光栅传感器;所述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反射光经光纤环形器后进入一马赫曾德干涉仪中,所述干涉仪由单模光纤耦合器以及单模光纤环和色散光纤环组成;光经该干涉仪后进入一电光调制器,所述电光调制器的输出光进入色散补偿光纤,光经色散补偿光纤后将产生延时,经过延时的光信号通过高速光电探测器实现光电转换并通过低噪声放大器放大,放大后的微波信号经过微波功分器后分成两路,一路注入到电光调制器中,从而将电光调制器、色散补偿光纤、高速光电探测器、低噪声放大器和微波功分器组成一个光电振荡器环路,使得环路有微波信号产生,所述该微波信号的输出频率与马赫曾德干涉仪的两臂光程差有关。
所述光电振荡器产生的微波信号通过电光调制器被调制到光域上,该光载微波信号经过色散补偿光纤后入射到高速光电探测器上,该探测器将光信号装换成微波信号,所述波信号通过低噪声放大器放大后经过一个微波功分器功分后,一部分微波信号注入到电光调制器中,一部分信号通过频谱仪来测量光电振荡器输出微波信号的中心频率,并通过计算机来记录该微波信号中心频率的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932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