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模组漏电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91117.4 | 申请日: | 201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00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向勇;陈文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瓦力特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6 | 分类号: | G01R31/36;G01R3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新驱科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1 | 代理人: | 成实;曾娟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漏电检测系统 电池模组 低通滤波电路 前端放大电路 光电耦合器 输出端连接 报警电路 人工操作 漏电 导通 警报 检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漏电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电耦合器U1,与光电耦合器U1的输出端连接的前端放大电路,与前端放大电路连接的低通滤波电路,以及与低通滤波电路连接的报警电路。本发明的漏电检测系统与电池模组连接,当电池模组发生漏电时会导通该漏电检测系统,并发出警报,其不需要依靠人工操作进行检查,提高了检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漏电检测系统,具体是指一种电池模组漏电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在通讯基站中通常采用电池模组作为基站的备用电源,电池模组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定的漏电现象,目前针对电池模组的漏电主要依靠人工操作电压检测仪器定期检查蓄电池是否存在漏电现象,这种检测方式效率低、检测目标随机性比较大,并且由于是定期检测,如果蓄电池突发短路漏电危险,管理人员无法及时获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电池模组漏电检测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池模组漏电检测系统,包括光电耦合器U1,与光电耦合器U1的输出端连接的前端放大电路,与前端放大电路连接的低通滤波电路,以及与低通滤波电路连接的报警电路;所述前端放大电路包括运放A1,运放A2,一端与运入A1的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顺次经电阻R3和电阻R4后与运放A2的输出端连接的电阻R2,串接在运放A1的输出端和低通滤波电路之间的电阻R6,串接在运放A2的输出端和低通滤波电路之间的电阻R5;所述运放A1的正极与光电耦合器U1的第一输出端连接,其负极与电阻R2和电阻R3的连接点连接;所述运放A2的正极与光电耦合器U1的第二输出端连接,其负极与电阻R4和电阻R3的连接点连接。
所述前端放大电路的增益为A,其中
所述低通滤波电路包括运放A3,一端经电阻R6后与运放A1的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8后与运放A3的正极相连接的电阻R7,N极接地、P极经电容C1后与电阻R7和电阻R8的连接点相连接的二极管D1,一端与电阻R7和电阻R8的连接点相连接、另一端与运放A3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电容C2,以及一端与运放A3的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9后接地的电阻R10;所述运放A3的负极与电阻R9和电阻R10的连接点相连接,其输出端与报警电路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P极经电阻R5后与运放A2的输出端连接,其N极与报警电路相连接。
所述低通滤波电路的截止频率为ω,其中低通滤波电路的品质因数为Q,其中K为低通滤波电路的增益,
所述报警电路包括芯片U2,三极管VT,串接在芯片U2的DIS管脚和TRIG管脚之间的电阻R9,一端与二极管D1的N极相连接、另一端与芯片U2的THRE管脚连接的电容C3,串接在芯片U2的CONT管脚和二极管D1的N极之间的电容C4,以及串接在三极管VT的集电极和芯片U2的VCC管脚之间的喇叭B;所述芯片U2的RE管脚、VCC管脚以及DIS管脚均与运放A3的输出端连接,其TRIG管脚与THRE管脚连接,GND管脚与二极管D1的N极连接,OUT管脚与三极管VT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VT的发射极与二极管D1的N极相连接。
所述光电耦合器U1的第一输入端上串接有电阻R1。
本发明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漏电检测系统与电池模组连接,当电池模组发生漏电时会导通该漏电检测系统,并发出警报,其不需要依靠人工操作进行检查,提高了检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瓦力特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瓦力特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911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