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尺度空间管道的平面外磁场驱动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90580.7 | 申请日: | 201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67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陆永华;张弛;王瑞;张翔;张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N15/00 | 分类号: | H02N15/00;F17D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宣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8 | 代理人: | 杨小双 |
地址: | 21418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子 电磁铁 空间管道 位置传感器 驱动装置 直线导轨 磁悬浮 外磁场 小尺度 稳定悬浮状态 电磁斥力 浮子位置 励磁电流 稳定悬浮 移动滑块 永磁材料 直线进给 管壁 前行 底座 对称 垂直 | ||
1.一种小尺度空间管道的平面外磁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外磁场驱动装置包括放置在水平面Y轴上的直线导轨(101),所述直线导轨(101)上设有移动滑块(102);
由永磁材料构成的浮子(108);
垂直于水平面放置在Z轴上的平面磁悬浮座(103),所述平面磁悬浮座(103)上沿X轴和Z轴方向分别对称的设置第一电磁铁(104)、第二电磁铁(105)、第三电磁铁(106)和第四电磁铁(107),所述第一电磁铁(104)、所述第二电磁铁(105)、所述第三电磁铁(106)和所述第四电磁铁(107)产生的电磁合力与所述浮子(108)重力保持平衡,所述平面磁悬浮座(103)与所述移动滑块(102)相连;
分别设在所述第一电磁铁(104)、所述第二电磁铁(105)、所述第三电磁铁(106)和所述第四磁铁(107)端部设有第一位置传感器(111)、第二位置传感器(112)、第三位置传感器(113)和第四位置传感器(114),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111)、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112)、所述第三位置传感器(113)和所述第四位置传感器(114)分别检测自身与所述浮子(108)之间的距离,通过四个位置传感器组合确定所述浮子(108)的位置,根据所述浮子(108)位置的变化,分别调节所述第一电磁铁(104)、所述第二电磁铁(105)、所述第三电磁铁(106)和所述第四电磁铁(107)中的励磁电流,保持所述浮子(108)处于稳定悬浮状态;
设在水平面Y轴方向上的空间管道(10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尺度空间管道的平面外磁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Y轴与直线导轨的轴线重合,所述Z轴方向垂直水平面向上,所述X轴方向根据右手定则确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尺度空间管道的平面外磁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管道(109)为包含多种折弯的空间管道;所述浮子(108)在外磁场驱动下,实现在所述空间管道(109)内以不碰撞管壁的方式前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尺度空间管道的平面外磁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磁悬浮座(103)与所述移动滑块(102)在Y轴方向的移动通过伺服电机驱动实现;所述浮子(108)在X轴和Z轴方向上的位置变化通过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铁(104)、所述第二电磁铁(105)、所述第三电磁铁(106)和所述第四电磁铁(107)中的励磁电流实现,以实现所述浮子(108)在所述空间管道(109)内的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尺度空间管道的平面外磁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磁悬浮座(103)上设有用于所述空间管道(109)从中穿过的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小尺度空间管道的平面外磁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外磁场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一功率放大器(115)、第二功率放大器(116)、第三功率放大器(117)和第四功率放大器(118),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115)、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116)、所述第三功率放大器(117)和所述第四功率放大器(118)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磁铁(104)、所述第二电磁铁(105)、所述第三电磁铁(106)和所述第四电磁铁(107)相连,提供电磁铁励磁电流。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小尺度空间管道的平面外磁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外磁场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一电流传感器(119)、第二电流传感器(120)、第三电流传感器(121)和第四电流传感器(122),所述第一电流传感器(119)、所述第二电流传感器(120)、所述第三电流传感器(121)和第四电流传感器(122)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磁铁(104)、所述第二电磁铁(105)、所述第三电磁铁(106)和所述第四电磁铁(107)串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锡研究院,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9058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