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物联网门禁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790149.2 | 申请日: | 2018-07-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916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 发明(设计)人: | 谢晓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7C9/27 | 分类号: | G07C9/27;G07B15/04;E01F9/529 |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王典彪 | 
| 地址: | 325035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经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联网 门禁 | ||
本发明涉及车库门禁,具体为一种智能物联网门禁,包括闸机与卡机,闸机设有闸机控制器,卡机包括架体与安装于架体上的操作平台,操作平台包括供驾驶员获取IC卡的发卡件与读取IC卡的读卡件,闸机控制器接收到读卡件发送的读卡信息时控制闸机开启,还包括伸缩机构与减速机构,操作平台通过伸缩机构水平滑动连接于架体上,减速机构设置于操作平台的下方并安装在地面上;本发明为了解决提车取卡时,由于驾驶员的技术限制,驾驶员距离门禁主体距离太长的问题,提供一种多数驾驶人员都能安全使用的智能物联网门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库门禁,具体为一种智能物联网门禁。
背景技术
门禁系统是一种管理人员进出的智能化管理系统,它集微机自动识别技术和现代安全管理措施为一体,它涉及电子,机械,光学,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生物技术等诸多新技术;它是解决重要部门出入口实现安全防范管理的有效措施,适用各种机要部门,如银行、宾馆、车场管理、军械库、智能化小区、工厂等。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IC卡停车场管理系统,现有技术中系统包括闸机与卡机,车主需要到卡机处获取一张计费的IC卡,进出都需要进行刷卡操作。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随着车辆在我国大规模的普及,车主的驾车技术参差不齐,取卡时,车辆在闸机前停车从卡机取出IC卡,驾驶技术较差的车主很难把车辆停靠在距离卡机较近的位置,当距离过大时,驾驶员取卡困难,驾驶员的手臂需要尽可能的伸出车窗,此时驾驶员就容易放松脚对刹车或油门的控制,而这个过程就极易引发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提车取卡时,由于驾驶员的技术限制,驾驶员距离门禁主体距离太长的问题,提供一种多数驾驶人员都能安全使用的智能物联网门禁。
本发明提供基础方案是:智能物联网门禁,包括闸机与卡机,闸机设有闸机控制器,卡机包括架体与安装于架体上的操作平台,操作平台包括供驾驶员获取IC卡的发卡件与读取IC卡的读卡件,闸机控制器接收到读卡件发送的读卡信息时控制闸机开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伸缩机构与减速机构,操作平台通过伸缩机构水平滑动连接于架体上,减速机构设置于操作平台的下方并安装在地面上;
操作平台上还包括发光件与感光件;
减速机构包括排列成线的若干前减速块,前减速块包括减速框、反光板、弹性部以及启动开关,反光板的一端通过弹性部安装在减速框上;
无车辆滚压前减速块时,发光件发出光线经过反光板反射到感光件上,
前减速块受到车辆滚压时,反光板安装在弹性部的一侧偏转,发光件发出光线经过反光板反射到感光件以外,同时启动开关开启;
伸缩机构包括伸缩控制器与伸缩件,伸缩控制器信号连接感光件,伸缩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启动开关的信号时控制发光件发出光,伸缩控制器用于在感光件感应到发光件发出的光时控制伸缩件伸长,在感光件没有感应到发光件发出的光时控制伸缩件停止伸长。
原理:前减速块具备常见的减速带的作用,提醒车主减速,同时当驾驶员驾驶车辆在闸机前方停止时,轮胎会滚压到前减速块上,首先滚压前减速块会让发光件启动发光,没有被滚压到的前减速块会正常反射光线,使感光件感应到发光件发出的光线。这使得伸缩件保持伸出,直至伸长至车辆附近,由于车辆的车轮滚压在前减速块,使反光板反射光线的角度发生偏转,因此感光件无法再接收到光线,因此伸缩件停止伸出,这使得伸缩件将操作平台伸展到距离车窗很近的位置,供驾驶员方便的从发卡件取卡,然后用卡在读卡器位置刷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会使IC卡的发卡件与读取IC卡靠近车辆,供驾驶员更为方便的取出IC卡以及刷卡,避免驾驶员为了取卡与刷卡在车内作出剧烈的动作而导致车辆失控出现事故。
2.放光件与感光件都设置在伸缩件上,通过车辆轮胎对于地面前减速块的滚压实现对反光板的调整,进而达成调解伸缩件伸缩长度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未经温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901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