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强红芪种子发芽特性的处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789991.4 | 申请日: | 2018-07-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97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 发明(设计)人: | 盛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泾县桃花潭镇盛福林中草药种植家庭农场 |
| 主分类号: | A01G22/40 | 分类号: | A01G22/40;A01C1/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付涛 |
| 地址: | 安徽省宣城市泾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红芪 发芽 市场竞争力 催芽处理 辐照处理 清洗处理 人工种植 整体工艺 保温 搭配 优化 改进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红芪种子发芽特性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种荚清洗处理、(2)辐照处理、(3)破荚处理、(4)保温催芽处理。本发明对红芪种子的处理方法进行了优化改进处理,整体工艺简单,步骤搭配合理,便于推广应用,处理后的红芪种子发芽特性好,明显提高了人工种植的效益和效果,极具市场竞争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红芪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强红芪种子发芽特性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红芪(radix hedysari)为豆科植物多序岩黄芪(Hedysarum polybotrys)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根头,晒干。红芪味甘、微温。归肺、脾经, 具有固表止汗、生津养血等功效。用于中气下陷、表虚自汗等病症。过去,红芪药材主要来源于野生品,但随着以红芪为原料的保健品和中成药的研发,野生红芪远不能满足药材市场的需求,人工栽培红芪受到关注。而人工栽培中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红芪种子的发芽率较低,对应的影响了种植的效益。目前市场上亟需一种能有效提升红芪种子发芽特性的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增强红芪种子发芽特性的处理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增强红芪种子发芽特性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种荚清洗处理:
将含有红芪种子的种荚放入到氯化钠溶液中清洗处理15~20min后取出,再用清水冲洗一遍后备用;
(2)辐照处理:
将步骤(1)处理后的种荚放入到辐照箱内,用137Cs-γ射线进行辐照处理,30~35min后将种荚取出备用;
(3)破荚处理:
对步骤(2)处理后的种荚进行破碎处理,然后取出其内的红芪种子后备用;
(4)保温催芽处理:
将步骤(3)所得的红芪种子放入到催芽箱内进行催芽处理,完成后取出即可进行播种。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的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4~7%。
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的137Cs-γ射线辐照的总剂量为90~95Gy。
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的137Cs-γ射线辐照的辐射源直径为5~5.5cm、长45~50cm,封装在充满氦气的双层不锈钢套壳内,其活度为2.235×1015Bq。
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的破碎处理采用人工或机器对种荚进行破碎处理,期间避免损伤到内部的种子。
进一步的,步骤(4)中所述的催芽处理时控制催芽箱内的相对湿度为90~95%,温度为24~27℃,催芽处理4~6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泾县桃花潭镇盛福林中草药种植家庭农场,未经泾县桃花潭镇盛福林中草药种植家庭农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899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灰氮联合菌剂防治蒜蛆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提升大豆产量的种植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