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竖流式沉淀池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89909.8 | 申请日: | 201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05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彦民;陈家轲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清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B01D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竖流式沉淀池 锥形污泥斗 多孔布水 沉淀池 导流槽 扰动 污泥 扰动作用 导流板 滑落 排泥 沉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竖流式沉淀池,通过在沉淀池锥形污泥斗表面布置导流板使之形成导流槽,在导流槽内在布置多孔布水扰动管。通过多孔布水扰动管的扰动作用,强化沉积在锥形污泥斗表面污泥的流动性,使污泥更好地滑落到锥形污泥斗底部。本发明的新型竖流式沉淀池结构简单、实施方便、沉淀池不集泥、排泥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沉淀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竖流式沉淀池。
背景技术
在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竖流式沉淀池主要用于固液分离。例如,混凝工艺出水的沉淀分离、生化工艺出水的沉淀分离等。竖流式沉淀池的污泥是依靠沉淀池底部的锥形污泥斗收集沉淀区沉淀下来的污泥,最后,通过底部的排泥管将污泥排走。锥形污泥斗的角度一般在50°-55°。 但在实际应用过程种中,由于污泥比重与水很接近,其在水中的流动性相对较差。即使锥形污泥斗在50°-55°,污泥也时常发生不能依靠重力滑落到锥形污泥斗底部,这样污泥不能及时排出沉淀池。大量污泥滞留在锥形污泥斗表面,时间长了,这些滞留的污泥由于缺氧发生反硝化反应产生气体、或由于厌氧产生硫化氢、甲烷等气体,这些气体会托浮污泥上浮,在沉淀池表面形成大量浮渣,影响沉淀池的分离效果。目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常安装刮泥机,将污泥刮至锥形污泥斗底部。但是安装刮泥机,会使沉淀池结构复杂,由于需要在水中工作,对刮泥机结构部件也有更高的要求。会增加沉淀池的建设成本,同时从目前实践经验来看,安装了刮泥机,排泥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竖流式沉淀池,其特征是,它包括沉淀池体、进水管、中心管、排泥管、出流堰、锥形污泥区、集泥区。所述在锥形污泥区表面布置导流板使之形成导流槽,在导流槽内布置多孔布水扰动管,多孔布水扰动管连接布水环形管、布水垂直管,并通过布水垂直管供应用压力水至多孔布水扰动管。
所述多孔布水扰动管的出水孔径为5-10mm、流速大于1m/s、间隔200-250mm斜向下45℃布置。
所述导流板的高度为100-150mm;导流槽的宽度为250-350mm。
本发明的一种新型竖流式沉淀结构简单、实施方便、排泥效果好,且其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新型竖流式沉淀池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新型竖流式沉淀池的锥形污泥斗的平面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的新型竖流式沉淀池的多孔布水扰动管的大样图。
其中:1、多孔布水扰动管;2、导流板;3、布水环形管;4、布水垂直管;5、集泥区;6、排泥管;7、出水堰;8、进水管;9、沉淀池体;10、中心管;11、锥形污泥区;12、导流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2,废水由进水管8进入沉淀池的中心管10,通过中心管10后水向上进入沉淀区,在向上流动的过程中,水向上流,而泥向下沉淀,最后澄清水通过出水堰7排出,而泥向下沉淀降落至锥形污泥斗11表面。在锥形污泥斗表面布置有导流板2形成的导流槽12。当锥形污泥斗表面11由于沉淀集聚了大量的污泥后,压力水通过布水垂直管4、布水环形管3,最后进入多孔布水扰动管1,依靠多孔布水扰动管1的出水扰动作用,从而增加污泥的流动性,之后污泥就可以顺畅地顺着导流槽12流入沉淀池集泥区5,最后通过排泥管6排出。最终实现沉淀池沉淀下来的污泥及时滑落到沉淀池集泥区并排出,而不造成污泥滞留在锥形污泥斗表面,也就不会在沉淀池出水表面形成浮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清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清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899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处理沉淀装置中的淤泥收集组件
- 下一篇:一种医院废水排出环保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