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公路隧道S型曲线弯道诱导系统以及设置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789420.0 | 申请日: | 2018-07-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41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 发明(设计)人: | 杜志刚;王首硕;闵玥诗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1F9/20 | 分类号: | E01F9/20;E01F9/547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张惠玲 |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公路 隧道 曲线 弯道 诱导 系统 以及 设置 方法 | ||
1.一种高速公路隧道S型曲线弯道诱导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隧道轮廓墙壁上的反光环(1)、设于车道两侧隧道侧壁上的反光条(2)、设于反光环(1)与反光条(2)底部上的应急诱导装置(3)、设于检修道路缘表面上的条形反光板(4)、设于车道表面的双实线(5)以及设于隧道侧壁上的S型曲线弯道警示标志(6);
所述反光环(1)设于S型曲线弯道处位置时,使驾驶员在S型曲线第一个圆曲线中点之前和第二个圆曲线中点之后可以看到三道反光环(1),在两个圆曲线中点之间可以看到四道反光环(1);
所述反光条(2)与反光环(1)交替设置,所述反光条(2)设于相邻两道反光环(1)的中间位置;
其设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调查隧道S型曲线弯道路段的线形,确定直缓点与缓直点、缓圆点以及圆缓点,确定圆曲半径,计算出反光环(1)的设置间距;
2)根据反光环(1)的设置间距,确定反光条(2)的设置位置;
3)根据圆曲线的半径,计算左右转弯两侧隧道侧壁反光条(2)的设置高度,且反光条(2)的设置高度根据转弯方向确定;
4)根据反光环(1)与反光条(2)的设置位置确定应急诱导装置(3)的设置位置;
5)根据圆曲线半径计算条形反光板(4)设置间距,从直缓点开始的隧道两侧检修道路缘表面开始设置条形反光板(4),直至S型曲线弯道下一个缓直点结束;
6)从隧道入口前接近段开始在车道边缘线设置双黄实线(51),并在车道中心线设置双白实线(52),直至驶离段完后结束;
7)在S型曲线直缓点前50m车道左右两侧检修道上方设置S型曲线弯道警示标志(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速公路隧道S型曲线弯道诱导系统,所述设于隧道轮廓墙壁上的反光环(1)的宽度为2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速公路隧道S型曲线弯道诱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条(2)在车辆左转弯时的右外侧宽度为10cm,左内侧宽度为8cm,在车辆右转弯时的左外侧宽度为10cm,右内侧宽度为8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速公路隧道S型曲线弯道诱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诱导装置(3)包括蓄能自发光片(31)与反光膜(32),所述反光膜(32)设于蓄能自发光片(31)上,所述应急诱导装置(3)的尺寸宽度与所在反光环(1)以及反光条(2)位置的尺寸宽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速公路隧道S型曲线弯道诱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反光板(4)的横向截面为梯形结构设置,其梯形的上底边尺寸为32mm,梯形的下底边尺寸为50mm,梯形的高为40mm,梯形的上底边上设有蓄能自发光板(41),梯形的两侧分别设有玻璃反光珠(4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速公路隧道S型曲线弯道诱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反光板(4)在车辆左转弯时的右外侧长度为180mm,左内侧长度为150mm,在车辆右转弯时的左外侧长度为180mm,右内侧长度为15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速公路隧道S型曲线弯道诱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实线(5)包括设于车道两侧边缘线的双黄实线(51)与设于车道中心线的双白实线(5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速公路隧道S型曲线弯道诱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S型曲线弯道警示标志(6)设于S型曲线直缓点前50m车道左右两侧检修道上方位置,其高度为150cm,设置角度与行车方向垂线夹角0~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8942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道路用居民小区防噪音装置
- 下一篇:一种虚拟的斑马线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