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绿色桐油基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86549.6 | 申请日: | 2018-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46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杨焰;杨宁宁;龙洪旭;廖有为;余云;黄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D191/00 | 分类号: | C09D191/00;C09D7/20;C09D7/61;C09D7/63;C09D7/65;C09D7/47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5 | 代理人: | 张慧;赵静华 |
地址: | 410004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色 桐油 涂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种绿色桐油基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之绿色桐油基涂料,主要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精制桐油40‑60份、聚合亚麻油10‑15份、梓油10‑15份、桐油活性稀释剂20‑35份、复合催干剂1‑2份、抗氧化剂0.2‑0.4份、光稳定剂0.2‑0.4份、防霉剂0.2‑0.3份、流平剂0.1‑0.2份、消泡剂0.1‑0.2份。本发明还包括所述绿色桐油基涂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涂料有如下优势:以桐油为主体,与其他植物油、生物溶剂、助剂等进行复配,开发一种安全、环保、无毒的桐油基涂料产品,在保证涂料本身性能的情况下,也能解决目前涂料行业所存在的绿色环保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漆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绿色桐油基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回归自然,追求环保”是每个人对家居生活环境的向往。同时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生活的渴望也越来越迫切。近年来,各种涂料层出不穷,制造商从色彩、材质和安全等各个方向上吸引消费者的眼光。目前,市面上现有的水性涂料,是以水作为溶剂,即把合成树脂分散在水溶液中,但其涂膜性能及施工等易受环境影响,加之水性涂料在环保、安全、人体健康等方面仍存在很大的隐患,因此急需开发一种性能优异、安全环保、毒副作用小的新型涂料产品。
桐油是油桐树种子经压榨或溶剂提取而来,它是一种纯天然、无任何毒害作用、环保的生物质材料,其涂膜坚硬致密、光泽度好、附着力强、耐酸耐碱等,因此常被直接用于家具和木建筑的防腐与装饰,但其应用时存在干燥时间长且干燥后漆膜易变色、易起皱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绿色桐油基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桐油作为涂料时干燥时间长及漆膜易变色、易起皱及现有涂料所存在的VOCs、重金属、甲醛含量超标等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之绿色桐油基涂料,主要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精制桐油40-60份、聚合亚麻油10-15份、梓油10-15份、桐油活性稀释剂20-35份、复合催干剂1-2份、抗氧化剂0.2-0.4份、光稳定剂0.2-0.4份、防霉剂0.2-0.3份、流平剂0.1-0.2份、消泡剂0.1-0.2份。
进一步,精制桐油为天然桐油通过脱酸、脱色等工序制得。
桐油活性稀释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桐油脂肪酸甲酯的制备:将桐油在65-70℃下预热30min以上,加入相当于桐油质量30-40%的甲醇和相当于桐油质量1.1-1.5%的KOH,于65-70℃下加热搅拌回流1h,然后冷却,将反应产物移至分液漏斗中,静置分层,取上层,旋转蒸发,即得桐油脂肪酸甲酯;
(2)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制备:按质量体积比0.5-1:5g/mL称取尿素与乙醇,混合,于65-75℃下加热搅拌回流,尿素完全溶解后,将尿素乙醇混合物加入已预热到65-75℃的步骤(1)所得的桐油脂肪酸甲酯中,桐油脂肪酸甲酯质量、尿素质量与乙醇体积的比例为1g: 0.5-1g:5mL,在70-75℃下回流40min以上,冷却至室温,将反应产物在-18℃~5℃温度下冷冻12 ~24h,抽滤,取滤液,旋转蒸发,即得桐油活性稀释剂。
复合催干剂为环烷酸钴、环烷酸锰的混合物,优选其质量比为3-4:1-2,更优选3:2。
抗氧化剂为纳米氧化锌。
光稳定剂为4-羟基-2,2,6,6-四甲基哌啶-1-氧自由基或 N,N′-双-(2,2,6,6 -四甲基-4-哌啶基)1,6-己二胺。
防霉剂为ASD-YT油漆防霉剂或2-辛基-4-异噻唑啉-3-酮。
流平剂为聚醚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
消泡剂为改性有机硅酮消泡剂或改性聚硅氧烷消泡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未经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865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