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86411.6 | 申请日: | 2018-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2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蔡素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原上草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王雄 |
地址: | 234000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 去除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 吸光材料 暴晒 蒸发 污水处理领域 城市环境 处理工艺 好氧细菌 化学试剂 热量反射 杀菌处理 自然光 沉淀池 好氧池 太阳光 絮凝池 絮凝剂 悬浮物 有机物 城市污水 减小 淤泥 沉淀 流出 铺设 太阳 污染 吸收 | ||
1.一种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城市污水通入沉淀池中进行沉淀,将污水中的淤泥去除;
S2,将S1中流出的污水通入絮凝池中,向污水中添加絮凝剂,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
S3,将S2中的污水通入好氧池中,利用好氧细菌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
S4,将S3中的污水通入暴晒池中,利用阳光对污水进行杀菌处理;在暴晒池的底部铺设吸光材料,吸光材料吸收太阳光并将热量反射到污水中,使污水大量蒸发,从而利用污水实现环境的调节;
本工艺中采用的沉淀池包括固定壳体(1),用于沉淀污水中杂质的沉淀池体(2)设于所述固定壳体(1)内;用于搅拌污水的搅拌机构(3)设于所述沉淀池体(2)内,所述搅拌机构(3)包括转动盘(31)、搅拌棍(32)及凸块(33),用于带动所述搅拌棍(32)转动的所述转动盘(31)卡合转动连接于所述沉淀池体(2)的侧壁四周,用于搅拌池水的所述搅拌棍(32)连接于所述转动盘(31)的顶面,所述转动盘(31)卡合转动连接于所述沉淀池体(2)内的部分设有所述凸块(33);用于减小所述转动盘(31)的转动阻力的滚动机构(4)连接于所述凸块(33);其中,
所述滚动机构(4)包括滚轮(41)及第一转动柱(42),所述滚轮(41)接触连接于所述凸块(33),所述滚轮(41)套接于所述第一转动柱(42)上,所述第一转动柱(42)设于所述固定壳体(1)内;用于提供动力的传动机构(5)连接于所述转动盘(31),所述传动机构(5)包括第一齿轮(51)、第二转动柱(52)、第一电机(53)及第二齿轮(54),所述第二齿轮(54)固定套接于所述转动盘(31)的外侧壁,所述第一齿轮(51)啮合连接于所述第二齿轮(54),所述第一齿轮(51)套接于所述第二转动柱(52)上,所述第二转动柱(52)的底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53)的转轴上,所述第二转动柱(52)的顶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壳体(1)内;用于堵塞和放出污水的堵启机构(6)设于位于所述沉淀池体(2)底部的所述固定壳体(1)上;其中,
所述堵启机构(6)包括堵启旋塞(61)、第三转动柱(62)、第二电机(63)及固定柱(64),所述堵启旋塞(61)设于位于所述沉淀池体(2)的底部的所述固定壳体(1)上,所述沉淀池体(2)的一端连接有所述第三转动柱(62),所述第三转动柱(62)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机(63)的转轴上,所述第三电机安装于所述固定壳体(1)内,所述堵启旋塞(61)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固定柱(64),所述固定柱(64)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壳体(1)内;用于排出污水的排污管(7)设于位于所述堵启旋塞(61)的底部的所述固定壳体(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31)呈内部中空的圆柱形结构,且所述转动盘(31)上设有内凹的呈圆台形的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棍(32)至少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搅拌棍(32)以所述转动盘(31)的直径为对称轴设于所述转动盘(31)的顶面上,所述搅拌棍(32)上相邻两侧壁上设有相通的第一通孔(32a),且其中一个侧壁为所述搅拌棍(32)背离所述转动盘(31)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33)和所述滚轮(41)呈圆周对称设于所述转动盘(31)的顶面和底面,且所述滚轮(41)接触连接于所述凸块(33)的一面的截面呈半圆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体(2)的内腔底部呈倒圆台形结构,所述堵启旋塞(61)呈圆台形结构,且所述堵启旋塞(61)靠近所述第三转动柱(62)的一端半径大于所述堵启旋塞(61)靠近所述固定柱(64)的一端的半径,所述堵启旋塞(61)上的所述第二通孔(61a)的顶端呈敞口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7)呈四分之一圆形设置,且所述排污管(7)的顶端开口半径大于所述堵启旋塞(61)上的所述第二通孔(61a)的底端半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原上草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原上草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8641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