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渗透功能膜元件老化实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786205.5 | 申请日: | 2018-07-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61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03 |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丰;潘盼;张飞虎;缪倩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智泓净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65/10 | 分类号: | B01D65/10;B01D61/02 |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信智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3 | 代理人: | 王学勇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渗透 功能 元件 老化 实验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渗透功能膜元件老化实验装置,包括反渗透功能膜元件、圆筒、设置在圆筒首端的封盖、纯水排出阀、废水排出阀、原水进水阀,圆筒的内部固设有隔板,圆筒的内腔被隔板分隔为纯水暂存室和用来容纳反渗透功能膜元件的容纳室,容纳室被止水圈分隔为废水暂存室和原水暂存室,封盖包括与圆筒内径相适配的塞体、设置在塞体尾端的安装板、设置在安装板中部的安装柱,安装板的外侧设置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凸块,圆筒首端的内壁设置有与凸块相适配的圆环形卡槽,圆筒首端的端面设置有供凸块进出的开口槽。该装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密封性好,在长期的老化实验过程中不会发生漏水现象,实施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渗透功能膜元件老化实验装置,属于过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反渗透功能膜元件是反渗透净水机中的核心部件,反渗透功能膜元件由反渗透功能膜、纯水导流网、原水导流网绕集水管卷制而成,外围缠防水胶带固定,形成一个圆柱状的反渗透功能膜元件,防水胶带构成防水层,集水管上面设置小孔收集过滤水后从出水口排出;集水管的一端封闭,阻止进入滤层的原水进入管内,防止串水;集水管的另外一端为过滤水出水端。其中,反渗透功能膜简称反渗透膜或RO膜,RO是英文Reverse Osmosis的缩写,中文意思是反渗透。RO反渗透膜孔径小至纳米级,在一定的压力下,水分子可以通过RO膜,而源水中的无机盐、重金属离子、有机物、胶体、细菌、病毒等杂质无法通过RO膜,从而使可以透过的纯水和无法透过的浓缩水严格区分开来。
反渗透功能膜元件在制作完成后,需要进行老化实验以此来确定反渗透功能膜元件的使用寿命。目前,在反渗透功能膜元件老化实验中,实验装置是模拟反渗透净水机中的部件,通常是将反渗透功能膜元件套在一个套筒中,然后用封盖将套筒封住,然后原水进入套筒中,原水经过反渗透功能膜元件过滤后得到纯水。目前反渗透功能膜元件的老化实验装置结构复杂,反渗透功能膜元件安装麻烦,操作较为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反渗透功能膜元件老化实验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反渗透功能膜元件老化实验装置,包括反渗透功能膜元件、圆筒、设置在圆筒首端的封盖、纯水排出阀、废水排出阀、原水进水阀,所述反渗透功能膜元件包括集水管、设置在集水管外侧的过滤层,所述集水管的首端封闭且集水管的首端设置在过滤层的外部,所述集水管的尾端敞开且集水管的尾端设置在过滤层的外部,所述集水管尾端的外部套设有多个第一密封圈,所述过滤层的外部套设有止水圈;所述圆筒的首端敞开且圆筒的尾端封闭,所述圆筒的内部固设有隔板,所述圆筒的内腔被隔板分隔为纯水暂存室和用来容纳反渗透功能膜元件的容纳室,所述隔板的中央设置有与集水管尾端相适配的第一通孔,所述纯水排出阀的输入端与纯水暂存室连通;所述容纳室被止水圈分隔为废水暂存室和原水暂存室,所述废水暂存室位于隔板和止水圈之间,所述原水暂存室位于止水圈和封盖之间,所述废水排出阀的输入端与废水暂存室连通,所述原水进水阀的输出端与原水暂存室连通;所述封盖包括与圆筒内径相适配的塞体、设置在塞体尾端的安装板、设置在安装板中部的安装柱,所述塞体的侧壁设置有最少一个第二密封圈,所述安装板的首端与塞体的尾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柱的首端与安装板的尾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外侧设置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凸块,所述凸块的外侧壁为圆弧面,所述圆筒首端的内壁设置有与凸块相适配的圆环形卡槽,所述圆筒首端的端面设置有供凸块进出的开口槽,所述开口槽与卡槽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止水圈包括圆管状第一弹性圈体和锥管状第二弹性圈体,所述第一弹性圈体的内壁与过滤层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圈体小端的内径等于第一弹性圈体的内径,所述第二弹性圈体小端的外径等于第一弹性圈体的外径,所述第一弹性圈体设置在第二弹性圈体与集水管尾端之间,所述第二弹性圈体的小端与第一弹性圈体的尾端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二弹性圈体的大端抵紧容纳室的侧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塞体的外部还套设有锥形弹管,所述弹管设置在第二密封圈和安装板之间,所述弹管的小端与塞体的外侧壁密封连接,所述弹管的大端与安装板的首端密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智泓净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智泓净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862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