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收缩改性EVA发泡鞋材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785518.9 | 申请日: | 2018-07-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1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 发明(设计)人: | 林伟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伟坤 |
| 主分类号: | C08L23/08 | 分类号: | C08L23/08;C08L23/06;C08K13/02;C08K3/22;C08K5/14;C08K5/09;C08K3/34;C08J9/10;A43B1/14 |
| 代理公司: | 泉州协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1 | 代理人: | 王伟强 |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泡鞋材 改性EVA 抗收缩 应变力 熔点 变形问题 残余应力 基本特点 抗收缩剂 生产过程 收缩变形 体积膨胀 制品成型 低熔体 发泡剂 高熔点 活性剂 交联剂 耐磨剂 热收缩 填充剂 氧化锌 在制品 钛白粉 减小 熔体 制备 收缩 对抗 | ||
本发明涉及抗收缩改性EVA发泡鞋材,组分有:40‑43份的台塑7470、5‑6份的台塑7350、6‑8份台聚3312、7‑8份陶氏3745、10‑12份抗收缩剂203#、1‑1.5份氧化锌、6‑8份耐磨剂、2‑3份填充剂、0.3‑0.5份活性剂、0.6‑0.7份交联剂、2‑2.5份发泡剂、3‑4份钛白粉。本发明选用高熔点低熔体强度的组分,使制品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分子的稳定性,提高其收缩变形时所需的应变力,在制品生产过程中材料达到其熔点的情况下具有较低的熔体强度,减小对抗体积膨胀的阻力,降低制品成型后残余应力,从而降低其收缩趋势,在保障“轻、柔、软、弹”的基本特点情况下又克服成品热收缩变形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鞋类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抗收缩改性EVA发泡鞋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EVA 发泡鞋材是以EVA 为主料,配以各种特殊的弹性体,经过特定的成型工艺得到的轻便、柔软、舒适的鞋材品种。随着消费者对鞋子穿着舒适度的日益加强,对鞋底“轻、柔、软、弹”需求越来越高,“轻”即密度小,“柔”即手感好,“软”即硬度低,“弹”即回弹力要好。因此从专业角度来分析,EVA材质的鞋底逐步成为首选材料。但是,EVA材质在实际鞋底生产制造中始终不能很好解决“越轻、越软、越回弹的鞋底,越容易产生收缩变形”,即鞋底生产后放久易收缩,甚至和帮面成型成为鞋子后,整鞋收缩1-2个码。尤其是近年来崇尚轻便飞织透气鞋帮面大量应用,帮面太轻、软,更无法和鞋底共同支撑产生稳定的应力。鞋底一收缩,整个帮面跟着收缩,严重的扭曲变形,男鞋变女鞋长度的品质事故屡屡发生,市场退货、下架索赔事件一连串问题接踵而至。因此,研究开发出一种具有在高温环境中耐热收缩能力强,不易变形、收缩的EVA发泡鞋材对提升产品品质和穿着舒适性有重大意义,也是很有市场前景的。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抗收缩改性EVA发泡鞋材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EVA 发泡鞋材长期以来存在的容易收缩、尺寸不稳定的技术难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抗收缩改性EVA发泡鞋材,该EVA发泡鞋材由如下按重量份数计的组分组成:40-43份的台塑7470、5-6份的台塑7350、6-8份的台聚3312、7-8份的陶氏3745、10-12份的抗收缩剂203#、1-1.5份的氧化锌、6-8份的耐磨剂、2-3份的填充剂、0.3-0.5份的活性剂、0.6-0.7份的交联剂、2-2.5份的发泡剂、3-4份的钛白粉。
优选地,该EVA发泡鞋材由如下按重量份数计的组分组成:43份的台塑7470、5份的台塑7350、6份的台聚3312、7份的陶氏3745、10份的抗收缩剂203#、1份的氧化锌、7份的耐磨剂、2份的填充剂、0.3份的活性剂、0.65份的交联剂、2.3份的发泡剂、4份的钛白粉。
优选地,所述填充剂为滑石粉,所述活性剂为硬脂酸,所述交联剂为DCP,所述发泡机为AC。
本发明还进一步提供一种抗收缩改性EVA发泡鞋材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投料:将称量好的台塑7470、台塑7350和台聚3312混合均匀后均分为两部分EVA主料,先往密炼室投入一部分EVA主料,然后倒入称量好的其他成分,再投入另一部分EVA主料;
2)、密炼:投料完毕,关闭防尘罩,重复密炼5次,且密炼温度依次升高;
3)、开炼:将步骤2)得到的密炼好的混合料送在滚轮机上,先将滚轮机厚度调到6mm~8mm,先压延拉料一次,再调轮距至3mm~4mm,对角拉薄两次后回轮6mm~8mm,卷料出料;
4)、造粒:将步骤3)得到的开炼好的混合料传送到造粒机中进行造粒,根据振动筛出料温度合理调整造粒主机转速,使造完粒后料温在35℃~40℃,确保散热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伟坤,未经林伟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855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