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黑胚乳水稻的聚合选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85370.9 | 申请日: | 2018-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422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沈易;李冰清;张宁;吴殿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H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胚乳 水稻 聚合 选育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胚乳水稻的聚合选育方法,该方法包括:以高脂肪含量水稻为亲本A、高直链淀粉含量水稻为亲本B,黑色种皮水稻为亲本C,以亲本A为母本,分别与亲本B和亲本C杂交,获得F1B和F1c两个单交的F1代种子;以F1c为母本相互杂交,获得复交F1代;之后连续自交,并以高直链淀粉含量、高脂肪含量、黑色种皮以及产量和农艺性状等作为筛选指标,获得黑色胚乳水稻。本发明黑色胚乳水稻,具有正常浅黄色种皮和黑胚乳,以及较高的直链淀粉含量、脂肪和花青素含量,符合天然、安全、健康的消费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稻育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黑胚乳水稻的聚合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黑米、红米和紫米等彩色特种水稻,是我国食补的主要素材,有研究致力于彩色特种水稻的选育。
申请公布号为CN102524052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产彩色米功能稻的选育方法,所述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三系保持系B作母本与黑米稻父本杂交,杂种一代与保持系B多代回交,选育含黑种皮且其它性状与保持系B一致的保持系黑B;(2)用与三系保持系B相对应的不育系A与保持系黑B杂交生产不育系黑A,含杂合黑种皮基因;(3)用不育系黑A与恢复系巨胚糯R杂交生产杂种F 1代种子“杂F 1”,同时含杂合黑种皮、巨胚和糯基因;(4)杂种F 1代种子“杂F 1”即作为生产用种。
申请公布号为CN102630557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功能型配方稻米品种的选育方法;该发明选用生产上推广面积较大且品质好的水稻品种作轮回亲本,分别与黑米稻、紫米稻、红米稻、糯稻、巨胚稻杂交,后代与轮回亲本多代回交,选育农艺性状与轮回亲本相近,且分别具有黑米、紫米、红米、糯米、巨胚米性状的近等基因系品系,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配方米的生产用种。
但令人遗憾的是,所谓彩色米的功能营养只存在种皮之中,亦即五谷杂粮中的糙米某种程度上更有利于健康。人们食用的都是精白米,主要为胚乳,即稻谷进行精加工研磨去掉种皮(麸糠)变成精米之后,就基本上完全丧失了种皮中富含的色素等特种营养成分。
因此,对精白米进行营养强化,不但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也可以显著增加精米的营养品质和经济价值。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国科学院院士刘耀光课题组率先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水稻遗传转化,在粳稻(ZH11)和籼稻(HG1)中实现了花青素在胚乳的特异合成,首次创造出转基因黑色胚乳水稻“紫晶米”。遗憾的是,在当前背景下,转基因黑色胚乳水稻的商业化很难。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黑胚乳水稻的聚合选育方法,为非转基因黑胚乳保健水稻选育及其利用奠定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黑胚乳水稻的聚合选育方法,该方法选育的黑胚乳水稻不仅具有正常浅黄色种皮和黑胚乳,还具有较高的直链淀粉含量、脂肪和花青素含量,符合食品天然、安全、健康的发展需求,也为天然黑胚乳水稻的精深利用奠定基础。
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种黑胚乳水稻的聚合选育方法,包括:
(1)以高脂肪含量的水稻为亲本A,高直链淀粉含量的水稻为亲本B,黑色种皮的水稻为亲本C,以亲本A为母本,分别与亲本B和亲本C杂交,获得F1B(A/B)和F1c(A/C)两个单交的F1代种子;
(2)种植F1(A/B)和F1(A/C)两个单交的F1代种子,以F1c(A/C)为母本相互杂交,获得复交F1(A/B//A/C)代;
(3)种植F1代,自交,获得F2(A/B//A/C)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853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