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抗磨极压及抗磨减摩性润滑油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85107.X | 申请日: | 2018-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2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叶文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中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69/04 | 分类号: | C10M169/04;C10N30/06;C10N30/02;C10N30/08;C10N30/10;C10N30/12;C10N30/18;C10N40/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润滑油添加剂 抗磨减摩性 高抗磨 润滑油 添加剂 粘度指数改进剂 加氢异构脱蜡 抗氧抗腐剂 清净分散剂 二硫化钨 降凝剂 硼酸脂 消泡剂 质量比 烯烃 粒子 | ||
本发明高抗磨极压及抗磨减摩性润滑油,按质量比,组分如下:加氢异构脱蜡III类基础油占35%‑45%,聚a烯烃PAO占35%‑45%,润滑油添加剂10%‑25%,所述的润滑油添加剂组分包括:二硫化钨粒子添加剂:1.5%‑2.5%;含氮硼酸脂添加剂0.8%‑1%;清净分散剂2%‑3%;抗氧抗腐剂1.5%‑2%;降凝剂0.3%‑0.7%;粘度指数改进剂6%‑15%;消泡剂0.0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润滑油脂及其制备技术领域,具体的,其展示一种高抗磨极压及抗磨减摩性润滑油。
背景技术
“润滑”是一门传统的设备管理技术,随着现代设备向大型、精密、自动化发展,对“润滑”这门传统技术有着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如何采用先进的润滑技术和调配方法,减少设备的异常磨损,减少备件消耗,降低能源损失,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现有的大型重载车辆运行负载大,夏季温度高,磨损大,对车辆的寿命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高抗磨极压及抗磨减摩性润滑油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抗磨极压及抗磨减摩性润滑油。
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施例展示
一种高抗磨极压及抗磨减摩性润滑油,按质量比,组分如下:
加氢异构脱蜡III类基础油占35%-45%,聚a烯烃PAO占35%-45%,润滑油添加剂10%-25%,所述的润滑油添加剂组分包括:
二硫化钨粒子添加剂:1.5%-2.5%;
含氮硼酸脂添加剂0.8%-1%;
清净分散剂2%-3%;
抗氧抗腐剂1.5%-2%;
降凝剂0.3%-0.7%;
粘度指数改进剂6%-15%;
消泡剂0.01%。
进一步的,含氮硼酸脂添加剂以油酸与二乙醇胺和硼酸为原料,以DNW型树脂做催化剂,在155~160℃,减压的条件下合成了含氮硼酸脂加剂,催化剂用量为7%,减压脱水反应6.5h。
含氮硼酸脂润添加剂具有良好的水解稳定性和相溶性,能显著提高基础油的抗磨极压性能,当添加量为1%时,磨斑直径和能够减小到0.39mm,最大无卡咬负荷(PB)提高到510N。
进一步的,二硫化钨粒子添加剂制备步骤为:采用球磨一自转化法制备二硫化钨纳米棒;后利用化学沉淀一脱硫法和球磨一脱硫法,制备无机类富勒烯 (简称IF)二硫化钨粒子,制备获得的二硫化钨粒子直径为10一15μm,长度为0.1-2μm。
进一步的,球磨一自转化法制备WS2纳米棒具体为球磨WS2和S的混合粉末的方法制备前驱体,然后在高压反应釜中2400C保温24h的条件下,制备得到WS2纳米棒。
二硫化钨粒子随着基础油进入到摩擦副之间,其内包括的二硫化钨纳米棒从而起到“微轴承”的作用;在摩擦的过程中,二硫化钨纳米棒被打断、团聚,然后被压平在摩擦表面,形成一层物理保护膜,即承载摩擦过程中的载荷,又阻隔了摩擦副之问的直接接触,起到抗磨减摩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抗氧抗腐剂,采用胺型抗氧剂。
进一步的,所述降凝剂,采用脂类降凝剂。
进一步的,所述清净剂采用硫化烷基酚钙,分散剂采用聚异丁烯双丁二酰亚胺(高氮)分散剂。
进一步的,所述粘度指数改进剂采用乙丙共聚物。
进一步的,所述消泡剂采用矿物硅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中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中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851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