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锻热锻件顶出油缸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84991.5 | 申请日: | 2018-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56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加强;王雷远;朱高甲;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照德信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3/14 | 分类号: | B21J13/1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昊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49 | 代理人: | 鹿秀森 |
地址: | 276817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顶出油缸 活塞杆 缸体 热锻件 油口 模锻 模具 大直径油缸 小直径油缸 底部中心 一段距离 锻件 顶出 空腔 内热 圆孔 移动 | ||
本发明涉及热锻件顶出油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锻热锻件顶出油缸。包括顶出油缸Ⅰ和顶出油缸Ⅱ;顶出油缸Ⅰ包括缸体Ⅰ和活塞杆Ⅰ,活塞杆Ⅰ设置在缸体Ⅰ内;活塞杆Ⅰ内设置有空腔,空腔为缸体Ⅱ,缸体Ⅱ内设置有活塞杆Ⅱ;缸体Ⅰ下部设置有油口Ⅰ,缸体Ⅰ上部设置有油口Ⅱ,活塞杆Ⅰ上部设置有油口Ⅲ;活塞杆底部中心设置有圆孔。本发明通过大直径油缸把模具内热锻件移动一段距离后,再用小直径油缸快速顶出模具内的热锻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锻件顶出油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锻热锻件顶出油缸。
背景技术
在锻造工业领域模锻生产中,锻压设备打击后热锻件从模具内顶出。
当前锻造生产厂大部分配置气缸顶料,但是气缸顶力小,当新的模具开始使用时,因热锻模表面粗糙热锻件出模具力大,热锻模具内的热锻件顶不出来,造成模具硬度降低,影响锻造模具寿命和锻造生产效率。且由于气缸自身特点(开始气缸快速接接近模腔内锻件,顶力从小到大;当气缸突然受力小时(锻件顶出),气缸活塞杆快速移动),开始顶不动热锻件,当顶出锻件时,锻件快速弹出热锻模,不安全。
采用普通油缸顶料生产过程中动力消耗大,由于锻造生产中,一台锻压设备不止锻造一种热锻件,如果满足顶力大的热锻件,需要配置大直径的油缸和大的泵站。当锻造顶力小的热锻件时,显的热锻件出模慢了,锻造生产效率低。泵站设备投资大,耗电量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气缸顶力小不安全、普通油缸顶料出模慢生产效率低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模锻热锻件顶出油缸,其取得的优点为用大直径油缸把模具内热锻件移动一段距离后,再用小直径油缸快速顶出模具内的热锻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模锻热锻件顶出油缸,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出油缸Ⅰ和顶出油缸Ⅱ;
所述顶出油缸Ⅰ包括缸体Ⅰ和活塞杆Ⅰ,所述活塞杆Ⅰ设置在缸体Ⅰ内;
所述活塞杆Ⅰ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为缸体Ⅱ,所述缸体Ⅱ内设置有活塞杆Ⅱ;
所述缸体Ⅰ下部设置有油口Ⅰ,所述缸体Ⅰ上部设置有油口Ⅱ,所述活塞杆Ⅰ上部设置有油口Ⅲ;
所述活塞杆Ⅰ底部中心设置有圆孔。
作为优选,所述活塞杆Ⅰ与活塞杆Ⅱ均在同一方向实现位移,所述活塞杆Ⅱ设置在活塞杆Ⅰ内部,所述活塞杆Ⅰ与活塞杆Ⅱ之间的缝隙为一个密封件规格。
作为优选,所述活塞杆Ⅰ设置在缸体Ⅰ内,所述活塞杆Ⅰ与缸体Ⅰ之间的缝隙为一个密封件规格。
作为优选,所述缸体Ⅰ上部设置有限制活塞杆Ⅰ行程的限位卡Ⅰ,所述活塞杆Ⅰ内的缸体Ⅱ设置有限制活塞杆Ⅱ行程的限位卡Ⅱ。
作为优选,所述油口Ⅰ、油口Ⅱ和油口Ⅲ上分别设置有换向阀,油口Ⅰ、油口Ⅱ和油口Ⅲ分别通过输油管与外部的液压泵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缸体Ⅰ直径为根据热锻件顶出最大力设置的大油缸直径,所述缸体Ⅱ直径为根据热锻件重量的5-15倍设置的油缸直径。
工作过程:顶出油缸处在原位,压力机打击热锻件后,高压油从油口Ⅰ进入,油口Ⅱ出油,活塞杆Ⅰ移动,移动到缸体Ⅰ的限位卡Ⅰ,活塞杆Ⅰ停止移动(此时热锻件已经离开模具表面),油口Ⅰ继续进油,油从圆孔进入缸体Ⅱ,高压油把活塞杆Ⅱ推动,活塞杆Ⅱ把热锻件顶出热锻模。热锻件离开模具后,高压油同时从油口Ⅱ和油口Ⅲ进油,从油口Ⅰ出油,油缸快速回原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是设计合理,构思新颖,使用方便快捷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照德信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日照德信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849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脱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顶出料的镦粗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