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施工实时监控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82155.3 | 申请日: | 2018-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40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1 |
发明(设计)人: | 吴继忠;谭海源;李军成;吴秋霞;王映飞;吴泓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强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Q10/10;G06Q50/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辉 |
地址: | 5244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im 装配式 施工 实时 监控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实时监控系统和方法,所述系统包括若干个传感器,仓储模块、现场管理模块、BIM模块、现场监控模块、构件管理模块和VR模块。本发明可以通过现场管理模块获取传感器得到建筑构件的安装状态,BIM模块会将建筑构件的安装状态更新到BIM模型中;仓储模块可以记录建筑构件的入库和出库信息,BIM模块可以根据仓储模块的库存信息向构件管理模块发送下单请求;现场监控模块能够对现场施工进度和成本进行监控,用户可以通过VR模型浏览施工现场,本发明能够对整个建筑项目实施全程监控,使得投资方、住户和第三方监管这能够利用该系统对建筑项目进行全面的把控。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建筑信息建模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信息建模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实施施工监控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具有设计系统化、构件生产工厂化、安装专业化等特点,这些特点使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式建筑在设计、预制构件生产以及施工过程中都有显著的差别。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正在逐步推广BIM相关技术和方法,对于装配式建筑而言,BIM相关的技术平台和工具可以有效地提高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及施工的效率,促进装配式建筑这一新型建筑形式更好更快地推广。
当前市场上出现BIM技术多应用在多专业模型的碰撞检查上,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更加人性化、智能化的应用要求,现有的BIM技术系统已不能满足项目投资方与现场管理人员的需求。
总的来说,现有的BIM系统在具体表现方面,尚存在诸多方面的缺陷。其中,主要的问题是不能对整个项目全过程进行监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项目全过程进行监控的基于BIM的装配式施工实时监控系统和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施工实时监控系统,包括:
若干个传感器,用于在建筑构件安装时发送配对信息;所述传感器安装在建筑构件中,所述传感器存储有建筑构件的编码信息;
仓储模块,用于记录建筑构件入库和出库的信息,并向BIM模块实时反馈仓储数据;
现场管理模块,用于根据施工现场建筑构件的传感器发送的配对信息,得到建筑构件的安装状态,并实时地向BIM模块反馈建筑构件的安装状态;
BIM模块,用于存储BIM模型;根据仓储模块实时反馈的仓储数据,向构件管理模块发送下单请求;根据施工现场管理模型实时反馈的建筑构件的安装状态,更新BIM模型信息;
现场监控模块,用于根据BIM模块中的BIM模型信息,按照设定的进度计划和成本计划对当前的施工进度和施工成本进行核算,并将核算结果反馈至现场管理模块;
构件管理模块,用于管理建筑构件的编码信息,以及根据BIM模块的下单请求向工厂发送建筑构件的生产订单;
VR模块,用于根据BIM模型的数据生成施工现场的VR模型;
所述BIM模块分别与仓储模块、现场管理模块、现场监控模块、构件管理模块和VR模块通信连接,所述现场管理模块分别与现场监控模块和传感器通信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云端和客户端,所述云端与VR模块连接,所述客户端与云端连接;
所述客户端用于向云端发送请求,并根据云端返回的数据展示施工现场的VR模型;
所述云端用于从VR模块获取施工现场的VR模型的数据,并根据客户端的请求,向客户端返回施工现场的VR模型的数据。
进一步,所述现场管理模块还用于根据用户的输入数据,向BIM模块发送备注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强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强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821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