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磁离合器半自动化连续式装配一体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782089.X | 申请日: | 2018-07-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24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 发明(设计)人: | 沈生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杭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B27/02 | 分类号: | B25B2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韩燕燕 |
| 地址: | 313112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离合器 半自动 连续 装配 一体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磁离合器半自动化连续式装配一体机,包括三角底盘输送机构、三角底盘传输轨道、圆帽铺放机构以及装配压紧机构;圆帽铺放机构包括圆帽下料组件、三角底盘推料组件,圆帽下料组件包括三组输送筒;装配压紧机构包括弹性轨道、限位平台以及压紧组件;通过设置圆帽铺放机构,在圆帽下料组件向三角底盘进行圆帽送料时,带动三角底盘推料组件进行三角底盘的同步向前推料,同时配合与圆帽下料组件联动的弹性轨道,实现弹性轨道下压过程使得三角底盘限位在限位平台上,并由压紧组件进行压紧装配,实现装配过程中下料、推料以及限位的自动化生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工作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低、失误率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用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离合器半自动化连续式装配一体机。
背景技术
汽车空调离合器线圈壳体是通过圆环形的原料钢板一体冲压而成,所使用的设备为冲压成型设备,该设备包括了用于冲床、供料机构和上料机构;使用时,上料机构将供料机构中的原料钢板输送至冲床内的冲压工位上,冲床将原料钢板冲压成线圈壳体。但是,现有的冲压成型设备的不足之处在于:设备中的供料机构一般为料盘,以及用于将原料钢板由料盘中取出的机械手,当料盘内的原料钢板供料全部供完之后,必须将设备停机并更换料盘或向料盘内人工填料,因此增加了上料时间、降低了加工效率。
中国专利CN201010250147.8描述了一种铆接机,它主要由机台、控制面板、工位转盘、震料机构、打铆钉机构、下料机构、推料机构组成。所述的工位转盘安装在机台上且装有夹持工件的工装夹具;所述的装有铆钉的震料机构、打铆钉机构和下料机构依序环绕安装在工位转盘的一侧;所述的震料机构通过送料管与打铆钉机构连接,向打铆钉机构输送铆钉;所述的推料机构安装在下料机构的一侧且其推杆移动方向对准下料机构上的导道。由于本发明根据工位的不同,在工位转盘上设置四个工装夹具,使得本发明从铆钉下落、铆接、下料的各个工序皆在工位转盘上完成,无需人手介入操作;因而,具有装配效率高、成品率高、安全可靠等优点。
上述机构存在许多不足,如在进行铆接操作时,需要人力手工装配将圆帽放置入需要进行铆接的孔内,再将手工装配完的三角底盘手工放入压床的限位平台上,手动进行压床的控制来实现工件的铆接,该方式存在工作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低、失误率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磁离合器半自动化连续式装配一体机,通过在三角底盘传输轨道上设置圆帽铺放机构,在圆帽下料组件向位于三角底盘传输轨道上的三角底盘进行圆帽送料时,带动三角底盘推料组件进行三角底盘的同步向前推料,同时配合与圆帽下料组件联动的弹性轨道,实现弹性轨道下压过程使得三角底盘限位在限位平台上,并由压紧组件进行压紧装配,代替原有手工放入工件的方式,实现装配过程中下料、推料以及限位的自动化生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工作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低、失误率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磁离合器半自动化连续式装配一体机,包括三角底盘输送机构以及设置于所述三角底盘输送机构一侧的三角底盘传输轨道,还包括:
圆帽铺放机构,所述圆帽铺放机构设置于所述三角底盘传输轨道上,该圆帽铺放机构包括圆帽下料组件、三角底盘推料组件,所述圆帽下料组件包括三组输送筒,该输送筒与经三角底盘传输轨道传输至圆帽铺放机构上方的三角底盘上的装配安装孔对应设置,所述三角底盘的底边长度L与三角底盘传输轨道的宽度w之间的关系满足,L>w;以及
装配压紧机构,所述装配压紧机构设置于所述圆帽铺放机构沿三角底盘推料方向的一侧,该装配压紧机构包括与所述三角底盘传输轨道对应设置的弹性轨道、设置于所述弹性轨道之间的限位平台以及压紧组件。
作为改进,所述圆帽下料组件还包括:
下料驱动件,所述下料驱动件固定设置于三组输送筒中心位置上,且该下料驱动件驱动端滑动作用于三组输送筒中心位置的中心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杭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杭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820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压边条压装方法
- 下一篇:一种带防护功能的压套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