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交互式双流化床的燃气产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81108.7 | 申请日: | 2018-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52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王舫;密腾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J3/56 | 分类号: | C10J3/56 |
代理公司: | 衡阳市科航专利事务所 43101 | 代理人: | 刘政旺 |
地址: | 421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交互式 双流 燃气 产出 装置 | ||
基于交互式双流化床的燃气产出装置,包括流化燃烧炉、催化裂解室、气化反应炉、烟气供热室、返料器及旋风分离器A;催化裂解室环抱安装在流化燃烧炉的外壁上;烟气供热室环抱安装在气化反应炉的外壁上;旋风分离器A的排固口连通至气化反应炉的气化腔。本发明采用烟气和燃气相互交互运行的方式,一方面通过设置在气化反应炉外的烟气供热室,使烟气热量在装置内部循环利用,利用烟气余热为生物质气化提供反应所需的热量,提高了热量利用率,另一方面通过设置在流化燃烧炉外的催化裂解室,延长了燃气发生裂解反应的时间和空间,并且利用流化燃烧炉外壁散发的热量,提供了燃气进一步发生裂解反应所需的温度,提高了生物质气化转化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气化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交互式双流化床的燃气产出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质是一种储量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其利用技术主要有:气化产出燃气、直燃发电、厌氧发酵产出沼气及提取乙醇。生物质气化是一项有效的热转化技术,近年来得到广泛发展,并衍生出双流化床气化技术。双流化床气化技术并不直接燃烧生物质燃料,而是利用燃烧达到一定温度的热载体提供热量使生物质燃料气化,生物质气化和热载体燃烧分别在两个独立的反应器中进行,避免了产出的燃气被空气中的氮气稀释,使燃气品质下降的问题。
目前现有的双流化床生物质气化装置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容易出现生物质燃料气化反应不充分的问题,产出的燃气中含有较多的焦油和大分子烷烃化合物,燃气品质有待提高。2、排出的烟气温度较高,高温烟气未得到有效利用就直接排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它解决了现有的双流化床生物质气化装置产出的燃气品质不高、排出的烟气热量利用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基于交互式双流化床的燃气产出装置,包括流化燃烧炉、催化裂解室、气化反应炉、烟气供热室、返料器及旋风分离器A;
流化燃烧炉的内腔中设有水平布置的布风板A,布风板A将流化燃烧炉的内腔分隔为燃烧腔和位于燃烧腔下端的鼓风腔A,鼓风腔A下端设有进风口,燃烧腔下端设有加料口A、返料口A和排渣口,燃烧腔上端设有出料口;
催化裂解室环抱安装在流化燃烧炉的外壁上,且位于燃烧腔区段,其内壁与流化燃烧炉的外壁之间形成裂解反应腔,裂解反应腔下端设有燃气入口,裂解反应腔上端设有燃气出口B;
气化反应炉内腔中设有水平布置的布风板B,布风板B将气化反应炉的内腔分隔为气化腔和位于气化腔下端的鼓风腔B,鼓风腔B下端设有进风口,气化腔下部设有加料口B和排料口A,气化腔上部设有燃气出口A和水蒸汽进口,燃气出口A直接或间接与催化裂解室的燃气入口连通;
烟气供热室环抱安装在气化反应炉的外壁上,且位于气化腔区段,其内壁与气化反应炉的外壁之间设有烟气腔,烟气腔下端设有进烟口,烟气腔上端设有出烟口;
返料器上设有入料口和排料口B,入料口通过管道与气化反应炉的排料口A连通,排料口B通过管道与流化燃烧炉的返料口A连通;
旋风分离器A的侧壁上设有烟固入口,顶部设有排烟口,底部设有排固口;烟固入口通过管道与流化燃烧炉的出料口连通;排烟口通过管道连通至烟气供热室的进烟口,排固口直接或间接连通至气化反应炉的气化腔。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气化反应炉的气化腔中从下至上依次设有水平布置的布风板C和布风板D,布风板C和布风板D将气化反应炉的气化腔从下至上依次分隔为一级气化子腔、二级气化子腔和三级气化子腔,布风板D上设有供热载体从三级气化子腔下漏至二级气化子腔的下漏管A,布风板C上设有供热载体从二级气化子腔下漏至一级气化子腔的下漏管B;加料口B和排料口A均设在一级气化子腔的外侧壁上,燃气出口A设在三级气化子腔的上部外侧壁上,水蒸汽进口环形均布设在二级气化子腔和三级气化子腔的外侧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华大学,未经南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811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