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层亚波长结构中传播波和超构表面波互换原理的超宽带电磁吸收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80881.1 | 申请日: | 2018-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76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罗先刚;蒲明博;马晓亮;罗军;李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5/00 | 分类号: | G02B5/00;H01Q15/00;H05K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209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多层 波长 结构 传播 表面波 互换 原理 宽带 电磁 吸收 材料 | ||
1.一种基于多层亚波长结构中传播波和超构表面波互换原理的超宽带电磁吸收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板衬底,多个中间介质层和多个亚波长结构层,亚波长结构层依次间隔排布在中间介质层之间,其中中间介质层均为具有预定厚度的低介电常数介质,介电常数
通过改变所述中间介质层的几何尺寸、材料组成以及介电性能和亚波长结构层的几何尺寸、结构以及阻值,使该吸收材料阻抗与空气阻抗匹配,进而实现低频超宽带的效果;
具体由下至上依次包括金属板衬底(1),第一介质层(2)、第一亚波长结构层(3)、第二介质层(4)、第二亚波长结构层(5)、第三介质层(6)、第三亚波长结构层(7);所述第一亚波长结构层(3)、第二亚波长结构层(5)、第三亚波长结构层(7)的材料均为环形结构电阻膜层;所述金属板衬底为正方形金属板,其边长为超宽带电磁吸收材料的单元周期
所述第一介质层(2)的厚度为13~19mm;
所述第二介质层(4)的厚度为13~19mm;
所述第三介质层(6)的厚度为10~17 mm;
所述第一亚波长结构层(3)、第二亚波长结构层(5)、第三亚波长结构层(7)的外环边长尺寸均为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层亚波长结构中传播波和超构表面波互换原理的超宽带电磁吸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层(2)、第二介质层(4)和第三介质层(6)是电磁吸收蜂窝、空白蜂窝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层亚波长结构中传播波和超构表面波互换原理的超宽带电磁吸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层(2)、第二介质层(4)和第三介质层(6)为聚甲基丙烯酰亚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层亚波长结构中传播波和超构表面波互换原理的超宽带电磁吸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层(2)、第二介质层(4)和第三介质层(6)为蜂窝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8088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