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机器人焊接的药芯焊丝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80609.3 | 申请日: | 201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1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迪;马德志;宋晓峰;傅彦青;朱爱希;刘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5/40 | 分类号: | B23K35/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刘秀青;熊国裕 |
地址: | 10008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药芯焊丝 机器人焊接 拉拔减径 减径比 药粉 制备 焊丝 焊接工艺性 拉丝润滑剂 润滑剂组成 焊丝表面 机械清理 填充焊丝 填充系数 外用钢带 润滑剂 压力模 钙基 合口 聚晶 钠基 送丝 眼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机器人焊接的药芯焊丝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规格为0.9mm×13.5mm的焊丝外用钢带轧成U形,采用二级加粉方式向U形槽内填充焊丝药粉,药粉填充系数的波动范围为0~±0.5%;(3)将U形槽合口后,依次进行十一道拉拔减径处理,拉拔减径的前六道次采用聚晶眼模,每道次的减径比在10%~12%范围内;后五道次采用压力模,每道次的减径比在5%~12%范围内;拉丝润滑剂由55%~65%的钠基润滑剂和35%~45%的钙基润滑剂组成;(4)对焊丝表面进行机械清理,得到直径为1.0mm~1.6mm的药芯焊丝。该药芯焊丝的焊接工艺性好,送丝稳定,特别适用于机器人焊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机器人焊接的药芯焊丝制备方法,属于焊接材料及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钢结构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焊接技术是钢结构工程建设的重要技术之一。随着钢结构行业的快速发展,钢结构工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对焊接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我国钢结构焊接以手工或半自动焊接为主,焊接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难以保证,生产效率难以有效提高,另外由于满足技能要求的焊工严重短缺,人工成本的攀升导致钢结构工程造价不断提高。因此钢结构行业迫切需要改变传统焊接加工方式,以提升焊接质量、提高焊接效率。机器人焊接具有优质高效、降低成本、节约资源的优点,是钢结构焊接制造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智能化焊接发展和应用的基础,已成为国内外钢结构行业关注的热点之一。
机器人焊接技术对焊接材料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机器人焊接所用的焊丝导丝管较长,其长度远大于普通半自动焊接导丝管的长度,焊丝的送丝阻力显著增加,这要求焊丝具有更好的送丝稳定性,否则会因焊丝在导丝管内弯曲或扭转而降低焊接过程稳定性,影响机器人焊接质量;其次,机器人焊接是长时间作业过程,若送丝稳定性不良,则会加剧导电嘴的磨损或出现焊丝表面残留拉丝润滑剂堵塞导电嘴的情况,这将增加更换导电嘴的辅助工作时间,降低机器人焊接效率;另外,机器人焊接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焊接工艺性,若焊接材料存在电弧稳定性差,焊接飞溅多等焊接工艺不良的问题,则会导致焊接过程不稳定,甚至会出现焊接过程频繁中断的情况,不能发挥机器人焊接的高效优质的技术优势。因此开发一种焊接工艺性优良、送丝稳定性好的焊丝对于加快机器人焊接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机器人焊接的药芯焊丝制备方法,采用该方法制备的药芯焊丝具有良好的焊接工艺性和送丝稳定性,适用于钢结构构件的机器人焊接制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机器人焊接的药芯焊丝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规格为0.9mm×13.5mm的焊丝外用钢带轧成U形,采用二级加粉方式向U形槽内填充焊丝药粉,药粉填充系数的波动范围为0~±0.5%;
(2)将U形槽合口后,依次进行十一道拉拔减径处理,拉拔减径的前六道次采用聚晶眼模,每道次的减径比在10%~12%范围内;后五道次采用压力模,每道次的减径比在5%~12%范围内;
减径比=(前道次拉拔直径-后道次拉拔直径)/前道次拉拔直径×100%;
拉丝润滑剂由55%~65%的钠基润滑剂和35%~45%的钙基润滑剂组成;
(3)对焊丝表面进行机械清理,得到直径为1.0mm~1.6mm的药芯焊丝。
其中,所述焊丝外用钢带的厚度公差为±0.03mm,宽度公差为±0.1mm。
其中,所述焊丝外用钢带的抗拉强度为270MPa~350MPa,断后延伸率为40%~45%。
其中,所述焊丝外用钢带的表面粗糙度为0.6μm~1.3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806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