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前保险杠横梁结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80221.3 | 申请日: | 201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16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危金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跟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54 | 分类号: | B29C65/54;B60R19/18;B29L3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9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斜侧板 里层 汽车前保险杠 注胶孔 钢钉 推板 移动 横梁结构 开孔 制作 结构制作 驱动活塞 外层粘结 储气室 加强筋 胶固化 内表面 前端板 限位槽 横梁 充气 出胶 刺破 地平 空腔 裙板 挤压 驱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前保险杠横梁结构制作方法,将外层以外层前端板平置在里层前端板上的方式套设在里层上;将两块推板一一对应地平置在外层斜侧板上且使钢钉插在注胶孔开孔引导坑内;给储气室充气而驱动活塞朝向出胶室移动从而使得胶驱动推板和钢钉都朝向外层斜侧板移动,推板朝向外层斜侧板移动的结果为挤压里层斜侧板从而使得裙板在里层斜侧板的外表面上形成限位槽和内表面上形成加强筋,钢钉朝向外层斜侧板移动的结果为刺破注胶孔开孔引导坑而在外层斜侧板上形成注胶孔;胶经注胶孔进而空腔,胶固化后将里层和外层粘结在一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前保险杠结构制作方法,用于实现汽车前保险杠横梁的制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前保险杠横梁结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保险杠是吸收和减缓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前后部的安全装置。许多年以前汽车前后保险杠是用钢板冲压成槽钢,与车架纵梁铆接或焊接在一起的,与车身有一段较大的间隙,看上去十分不美观。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工程塑料在汽车工业的大量应用,汽车保险杠作为一种重要的安全装置也走向了革新的道路。今天的轿车前后保险杠除了保持原有的保护功能外,还要追求与车体造型的和谐与统一,追求本身的轻量化。轿车的前后保险杠都是塑料制成的,人们称为塑料保险杠。 一般汽车的塑料保险杠是由外板、缓冲材料和横梁三部分组成。其中外板和缓冲材料用塑料制成,横梁用冷轧薄板冲压而成U形槽;外板和缓冲材料附着在横梁。现有的汽车前保险杠横梁存在抗振效果差的不足为此设计出了双层粘结结构的汽车前保险杠横梁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前保险杠结构制作方法,用于实现汽车前保险杠横梁的制作。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问题解决的:一种汽车前保险杠横梁结构的制作方法,一种汽车前保险杠横梁结构,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保险杠横梁本体,所述保险杆横梁本体包括里层和面层,所述里层包括里层前端板和两个前端分别连接在里层前端板的上下两端上的里层斜侧板,所述外层包括外层前端板和个前端分别连接在外层前端板的上下两端上的外层斜侧板,所述外层斜侧板的后端设有内折边,所述内折边支撑在所述里层斜侧板的后端上,所述外层前端板通过隔振片支撑在内层前端板上,所述里层和外层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填充有胶,所述里层和外层通过胶粘结在一起,所述里层斜侧板的外表面上设有容置住所述内折边的自由端的限位槽,所述里层斜侧板的内表面上设有形成所述限位槽时而形成的加强筋,其特征在于,A、将外层和里层连接在一起,具体的粘结过程为:
A1、将里层以里层前端板朝上的方式搁置在工作台上后再将隔振片平置在里层前端板的外表面上;
A 2、将外层以外层前端板平置在里层前端板上的方式套设在里层上;
A3、将两块推板一一对应地平置在外层斜侧板上且使钢钉插在注胶孔开孔引导坑内;
A 4、给储气室充气而驱动活塞朝向出胶室移动从而使得胶驱动推板和钢钉都朝向外层斜侧板移动,推板朝向外层斜侧板移动的结果为挤压里层斜侧板从而使得裙板在里层斜侧板的外表面上形成限位槽和内表面上形成加强筋,钢钉朝向外层斜侧板移动的结果为刺破注胶孔开孔引导坑而在外层斜侧板上形成注胶孔;
A 5、胶经注胶孔进而空腔,当胶注入空腔内的胶量达到要求后停止给储气室充气,胶固化后将里层和外层粘结在一起。
本技术方案里的汽车前保险杠横梁结构通过里层和外层构成,且两层之间设有由隔振片和胶层形成的隔振层,这样不但重量轻而且隔振效果好。胶优选泡沫胶。
本发明中的制作既能够完成上胶,又能够在上胶的前能够使得里层和外层抵接在一起形成空腔和打出进胶孔进行注胶。能够使得推板推外层斜侧板时省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跟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跟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802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共同打印的互连件的节点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注射器组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