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体位移相位侦测电路及物体位移相位侦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80160.0 | 申请日: | 201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302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纪翔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立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7/02 | 分类号: | G01B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 31273 | 代理人: | 刘民选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内湖区***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体 位移 相位 侦测 电路 方法 | ||
一种物体位移相位侦测电路,包含混合电路、模拟数字转换器、同相正交信号产生器及相位撷取单元。混合电路将载波信号及第一模拟信号混频产生第二模拟信号。模拟数字转换器根据第二模拟信号产生数字信号。同相正交信号产生器根据数字信号产生I路数字信号及Q路数字信号,以使相位撷取单元据以产生相位信息。相位信息相关于物体的移动信息。同相正交信号产生器可根据第一参考信号与第二参考信号将数字信号混频,于频带进行滤波,及据以产生相关于I路数字信号与Q路数字信号的至少一组解析信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体位移相位侦测电路,尤指一种可于双边带(double-sideband)撷取相位信息的中频载波物体位移相位侦测电路。
背景技术
使用微波感应器发射电磁波,再根据受测物体反射的电磁波侦测受测物体,是目前可用的侦测方式。在现有的物体侦测技术中,可使用传统的I/Q信号直接转换方式,从而撷取相位信息。
然而,现有技术的工程成本不易降低,且不易使用单一的模拟数字转换器执行数字化。此外在信号处理过程中,于直接转换的射频前端,直流偏移(DC offset)及闪烁噪声(flicker noise)等缺失不易避免。因此之故,本领域仍待更佳的解决方案,以改善现有技术的缺点。
发明内容
实施例提供一种物体位移相位侦测电路,用以侦测一受测物体的移动信息,该物体位移相位侦测电路包含第一混合电路、模拟数字转换器、同相正交信号产生器、相位撷取单元。该第一混合电路用以将载波信号及第一模拟信号混频后,产生第二模拟信号,其中该第一模拟信号是根据发射信号被该受测物体反射而产生。该模拟数字转换器耦接于该第一混合电路,用以根据该第二模拟信号,产生第一数字信号。该同相正交信号产生器耦接于该模拟数字转换器,用以根据该第一数字信号,产生I路数字信号及Q路数字信号。该相位撷取单元,用以根据该I路数字信号与该Q路数字信号,产生一相位信息,其中该相位信息相关于该受测物体的移动信息。其中,该同相正交信号产生器包含混合单元、滤波单元及解析信号产生单元。该混合单元用以根据第一参考信号与第二参考信号将该第一数字信号混频,以分别产生第一混频信号及一第二混频信号。滤波单元用以将该第一混频信号及该第二混频信号于频带进行滤波,以产生至少一第一滤波信号。该解析信号产生单元用以根据至少该第一滤波信号以产生至少一组解析信号,其中至少该组解析信号与该I路数字信号与该Q路数字信号有关。
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物体位移相位侦测方法,用以侦测一受测物体的移动信息,该方法包含将载波信号及第一模拟信号混频后,产生第二模拟信号,其中该第一模拟信号是根据发射信号被该受测物体反射而产生;根据该第二模拟信号,产生第一数字信号;根据该第一数字信号,产生I路数字信号及Q路数字信号;及根据该I路数字信号与该Q路数字信号,产生相位信息,其中该相位信息相关于该受测物体的移动信息。该方法还包括根据第一参考信号与第二参考信号将该第一数字信号混频,以分别产生第一混频信号及第二混频信号;将该第一混频信号及该第二混频信号于频带进行滤波,以产生至少一第一滤波信号;及根据至少该第一滤波信号以产生至少一第一组解析信号,其中至少该第一组解析信号与该I路数字信号与该Q路数字信号有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物体位移相位侦测电路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的同相正交信号产生器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图1的同相正交信号产生器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图2的运算单元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图2的运算单元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图1的同相正交信号产生器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物体位移相位侦测电路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图1的实施例的物体位移相位侦测方法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立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立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801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