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补锂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80097.0 | 申请日: | 201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03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周勇岐;杨立铭;杨茂萍;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1 | 分类号: | H01M4/131;H01M4/133;H01M4/134;H01M4/1391;H01M4/1393;H01M4/1395;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汪贵艳;金凯 |
地址: | 23001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电极 有机薄膜层 锂离子电池负极 电解质锂盐 表面涂覆 制备 循环稳定性 锂离子电池 表面形成 负极材料 加工性能 降低生产 首次效率 有机溶剂 有机涂覆 极片 锂层 溶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补锂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对负极材料或极片经预锂处理后的预锂电极,所述预锂电极的表面涂覆有有机薄膜层,所述有机薄膜层是由电解质锂盐溶解于有机溶剂构成。本发明通过在预锂电极的表面涂覆电解质锂盐制成的有机涂覆液,在预锂电极的表面形成有机薄膜层,防止预锂电极的预锂层被氧化,提升锂离子电池的首次效率、循环稳定性和加工性能,同时降低生产环境对补锂电极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补锂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新能源领域高速发展,国家正常对新能源补贴标准要求逐渐严格,普通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提升速度逐步放缓,传统锂离子电池制备工艺已经逐渐接近能量上限,已经很难满足市场对新能源电池的要求。补锂技术的开展具有在相同情况下提升锂离子单体电池容量的优势,逐渐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目前常用的负极材料石墨逐渐接近其比容量上限,单体电池能量密度在高压实密度等方面较难出现很大突破,而在使用补锂工艺的辅助下,石墨负极锂离子单体电池容量可4%~6%左右的提升。
目前处在发展中的负极材料硅基,由于存在体积膨胀高的缺点,导致形成SEI膜,消耗Li+偏高,首次效率明显偏低。在补锂工艺的辅助下,硅基负极锂离子单体电池的容量可以提升8%~13%左右。
随着对高能量密度的追求,针对石墨和硅基负极材料制备的锂离子电池,也都面临着提升循环寿命的需求,锂离子电池补锂技术也备受关注。在电极预锂后,电极中或表面的锂活性较高,在普通环境中极易与水和空气发生化学反应,极片加工性能和安全性能都很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补锂电极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预锂电极上涂覆有机薄膜层防止预锂层被氧化,提升锂离子电池的首次效率、循环稳定性和加工性能,同时降低生产环境对补锂电极的影响。
本发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补锂电极,包括对负极材料或极片经预锂处理后的预锂电极,所述预锂电极的表面涂覆有有机薄膜层,所述有机薄膜层是由电解质锂盐溶解于有机溶剂构成。
在所述预锂层的表面涂覆有有机薄膜层,所述有机薄膜层是由电解质锂盐溶解于有机溶剂构成。进一步方案,所述电解质锂盐为双草酸硼酸锂、四氟硼酸锂、二氟草酸锂、双氟磺酰亚胺锂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方案,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乙醇、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乙烯酯、丙酮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的有机薄膜层厚度为1~20μm。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极补锂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制备好的负极材料或极片进行预锂处理后,制得预锂电极;
(2)将电解质锂盐加入有机溶剂中,用机械搅拌桨搅拌4~8h,制成涂覆液,备用:
(3)将涂覆液均匀涂覆在预锂电极的一面,置于45~120℃条件下真空干燥,预锂电极的另一面重复上述涂覆干燥工艺,制得负极补锂电极。
优选的,所述负极极片采用的负极活性物质为石墨、硅基、锡基、氧化物中的一种。
进一步方案,步骤(1)所述的预锂方法为直接混合法、接触预锂法、电化学预锂法、化学预锂法、气相沉积法中的一种。
进一步方案,步骤(1)所述的预锂方法采用的锂源为纯锂、钝化锂、锂化合物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锂源的形态为粉末状、带状或块状。
进一步方案,步骤(3)所述的涂覆方法为转移式或挤压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800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