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配用电网络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79660.2 | 申请日: | 201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32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哲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输线 智能用电 电网络系统 电能状况 母线连接 传输部 供电可靠性 支路 持续电能 单元连接 电力负荷 接收输入 连接节点 输入电压 预设条件 传输端 输入端 用户端 检测 导通 母线 外接 传输 补充 | ||
1.一种配用电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部和传输部,其中:所述输入部用于外接输入电压,且所述输入部具有用于与所述传输部连接的母线;
所述传输部具有用于接收所述输入部的电能并传输至用户端负荷的第一传输线与第二传输线,所述第一传输线的一端与所述母线连接,所述第二传输线的一端与所述母线连接,所述第一传输线上设有第一智能用电单元,所述第二传输线上设有第二智能用电单元,所述第一智能用电单元与所述第二智能用电单元连接于连接节点;
所述第一智能用电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一传输线上的电能状况;所述第二智能用电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二传输线上的电能状况;在满足预设条件时,所述第一智能用电单元与所述第二智能用电单元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用电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智能用电单元与所述第二智能用电单元为失电应对结构,所述失电应对结构包括整流单元,所述整流单元用于将所述输入电压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用电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失电应对结构包括与所述整流单元连接的电能储存单元,用于储存部分所述整流单元输出的直流电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用电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失电应对结构包括与所述整流单元连接的逆变单元,所述逆变单元用于将所述整流单元输出的直流电能转换成交流电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用电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失电应对结构包括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失电应对结构上各个节点的电气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用电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条件为:所述第一智能用电单元的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第一智能用电单元上存在节点的电能低于预设阈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配用电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满足所述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智能用电单元与所述第二智能用电单元导通,经所述第二智能用电单元的整流单元转换后得到直流电能提供给所述第一智能用电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配用电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满足所述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电能储存单元为所述第一智能用电单元提供直流电能。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配用电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部包括第三传输线,所述第三传输线与所述母线连接,所述第三传输线上设有第三智能用电单元,所述第三智能用电单元连接于所述连接节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配用电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满足所述预设条件下,在所述第二智能用电单元与所述连接节点的电气距离小于所述第三智能用电单元与所述连接节点的电气距离时,所述第一智能用电单元优先与所述第二智能用电单元导通;在所述第二智能用电单元与所述连接节点的电气距离大于所述第三智能用电单元与所述连接节点的电气距离时,所述第一智能用电单元优先与所述第三智能用电单元导通;在所述第二智能用电单元为所述第一智能用电单元提供的直流电能小于所述用户端负荷需求时,所述第三智能用电单元同时为所述第一智能用电单元提供直流电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哲,未经张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7966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