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主蒸汽压力自适应补偿一次调频控制精度的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79226.4 | 申请日: | 201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87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邵毅;李建军;姚远;张天放;郝欣;宋圣军;王洪凯;付宇;胡绍宇;褚云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东科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24 | 分类号: | H02J3/24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罗莹 |
地址: | 110006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汽 压力 自适应 补偿 一次 调频 控制 精度 计算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蒸汽压力自适应补偿一次调频控制精度的计算方法,属于火电机组调频技术领域。具体技术方案为:当一次调频动作时,记录此时主蒸汽压力当前值,并求得与一次调频动作过程中主蒸汽压力实际值之差。当主蒸汽压力偏差与一次调频动作同向时,增大修正系数以防止调频出力过小;当主蒸汽压力偏差与一次调频动作反向时,减小修正系数以防止调频出力过大。此方法可以减少一次调频动作过程中由于主蒸汽压力偏高或偏低造成的一次调频功率反调和未调节次数,增加一次调频调节精确度,提高一次调频功率正确动作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电机组一次调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主蒸汽压力自适应补偿一次调频控制精度的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电网频率作为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反映了发电有功功率和负荷之间的平衡关系,是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控制参数。频率偏差的长期积累效应会影响用电设备的正常工作,所以保证电网频率的稳定是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
火电机组一次调频均以转速或频率作为控制量,并以一个固定转速不等率折算出的一次调频目标出力。当电网频率出现相应的偏差时,控制汽轮机调节门开度以调整汽轮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达到稳定电网频率的目的。目前标准的一次调频控制算法包括DEH侧和CCS侧两部分。DEH侧是通过一个固定的转速不等率折算出的一次调频出力,直接加到综合阀位指令上,作为一次调频的前馈分量。CCS侧是将同一个转速不等率折算出的一次调率功率指令,该指令叠加到CCS侧汽机主控的入口,作为CCS侧一次调频的功率补偿。通过调整DEH侧一次调频前馈分量的大小,使汽轮发电机组满足一次调频考核要求。
火力发电机组,特别是燃煤发电机组,由于设备运行状态、燃料热值频繁变化等内扰的影响,使锅炉的主蒸汽压力具有时变性,特别是主蒸汽压力变化较大时会影响到一次调频的调节精度,甚至会造成一次调频未动作或反调的现象发生。针对东北电网两个细则中一次调频的指标要求,在满足调频出力的前提下,必须同时保持调频控制的精确度。这也是一次调频指标中最难达标的一项。本发明根据以上现象,通过计算主蒸汽压力偏差,用以补偿汽轮发电机组调门开度,以保证在主蒸汽压力有较大偏差时一次调频出力达到考核指标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主蒸汽压力自适应补偿一次调频控制精度的计算方法。在一次调频动作时,如一次调频动作过程中主蒸汽压力与一次调频动作时主蒸汽压力偏差超过所设定的阀值,则通过此时主蒸汽压力偏差对一次调频前馈分量进行动态自适应修正。避免由于主蒸汽压力的波动对一次调频动作效果的衰减。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主蒸汽压力自适应补偿一次调频控制精度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体步骤如下:
(1)一次调频动作,满足如下条件:
(1.1)当一次调频动作时计算主蒸汽压力偏差,当一次调频动作需增加负荷时,如一次调频动作过程中主蒸汽压力小于一次调频动作时主蒸汽压力值,则根据蒸汽压力偏差值计算动态补偿系数增大;如一次调频动作过程中主蒸汽压力大于一次调频动作时主蒸汽压力值,则根据蒸汽压力偏差值计算动态补偿系数减小;
(1.2)当一次调频动作需降低负荷时,如一次调频动作过程中主蒸汽压力小于一次调频动作时主蒸汽压力值,则根据蒸汽压力偏差值计算动态补偿系数减小;如一次调频动作过程中主蒸汽压力大于一次调频动作时主蒸汽压力值,则根据蒸汽压力偏差值计算动态补偿系数增大;
(2)判断火力发电机组是否处于稳定状态,如处于稳定状态,则补偿算法生效,否则此算法不生效;火力发电机组稳定状态条件为:
a.实际负荷指令不变;
b.实际主蒸汽压力指令不变;
c.主蒸汽压力偏差绝对值小于1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东科电力有限公司,未经辽宁东科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792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