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电注液实时监控及在线分析判定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78646.0 | 申请日: | 201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9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孔明明;郑志彪;陆文秀;梅庆虎;吴云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锂电(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19/34 | 分类号: | G01G19/34;G01G19/00;H01M2/36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333 | 代理人: | 吕波 |
地址: | 213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注液 称重系统 注液系统 注液 智能管理系统 现场控制 在线分析 关联 判定 动力锂电池 动力电池 判定系统 人力成本 生产效率 实时监控 智能监控 智能检测 锂电池 锂电 电脑 合格率 监控 | ||
本发明涉及动力锂电池在注液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锂电池在实时注液监控并且在线分析判定方面,包括一次注液前的称重系统,所述一次注液前的称重系统与注液系统相关联,所述注液系统与一次注液后的称重系统相关联。一次注液前的称重系统,注液系统,一次注液后的称重系统分别与现场控制电脑相连接。所述现场控制电脑产生的数据上传到MES智能管理系统,所述MES智能管理系统与SPC智能监控软件相关联。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不仅使一次注液量的合格率提高,而且在一次注液过程中实现在线全自动智能检测与判定,节省了人力成本,从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力电池的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锂电池在电解液注入电池壳过程时,特别是可以进行实时监控及在线分析判定。
背景技术
锂离子动力电池由于具有能量密度大、工作电压高、循环寿命长、安全性能优等显著特点,已被广泛的应用于移动通讯设备、便携式移动储电设备、矿用电源以及电动汽车等领域。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领域的快速发展,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成为其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在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中,单体电池中的电解液的注入量是其生产的关键,在单体电池注液之前,要经过扫码、绝缘电阻测试、前称重、注电解液、后称重、补液、注液孔清洗、打密封胶钉等工序。其中注电解液是整个工序的关键过程,也是整个电池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工序,在整个注液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注液量的稳定性。目前采用的方法是一次注液完成后,后称重减去前称重就是单体电池的注液量,如果注液量不符合设定的工艺要求,机械手就把单体电池放到补液站进行补液,再进行第二次称重,直到产品合格为止,极高的电池电解液的补液率,极大降低了单体电池的注液完成效率,同时对不同注液站的注液能力无法实时的评估。虽然二次补液可以保证每块单体电池满足要求的电解液,但是却无法从根本上杜绝此类问题的发生,同时也增加了电池生产成本,严重影响了一次注液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效率和注液量的一次合格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时监控注液量稳定性的在线判定系统。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是一种锂电注液实时监控及在线分析判定系统包括一次注液前的称重系统,所述一次注液前的称重系统与注液系统相关联,所述注液系统与一次注液后的称重系统相关联;一次注液前的称重系统,注液系统,一次注液后的称重系统分别与现场控制电脑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现场控制电脑与管理系统电脑连接。
优选的,所述管理系统包括MES智能管理系统,所述MES智能管理系统与SPC智能监控系统相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不仅使注液量的效率提高,而且在注液过程中实现在线全自动智能检测与判定,节省了人力成本,从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力电池的生产效率和注液量的一次合格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智能监控质量在线分析判定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智能监控质量在线分析判定系统的操作界面示意图。
图中:1为一次注液前的称重系统,2为注液系统,3为一次注液后的称重系统,4为现场控制电脑,5为MES智能管理系统,6为SPC智能监控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锂电注液实时监控及在线分析判定系统:包括一次注液前的称重系统1,所述一次注液前的称重系统1与注液系统2相关联,所述注液系统2与一次注液后的称重系统3相关联,所述一次注液后的称重系统3与现场控制电脑4相连接,所述现场控制电脑4产生的数据上传到MES智能管理系统5;所述MES智能管理系统5与SPC智能监控系统6相关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锂电(江苏)有限公司,未经中航锂电(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786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飞机吊舱重量重心测量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方便使用的电子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