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弱地基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78038.X | 申请日: | 201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45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叶卫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庆合体育设施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00 | 分类号: | E02D3/00;E02D3/12;E02D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洪敏 |
地址: | 510655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员村一横路七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弱 地基 加固 结构 施工 方法 | ||
1.一种软弱地基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将第一毛石层(1)的毛石放入到钢筋笼(10);
(2)第一加强层(2)覆盖钢筋笼(10)的开口并与钢筋笼(10)固定连接,之后将装载有毛石的钢筋笼(10)以及与钢筋笼(10)固定的钢管网状结构一起压入到淤泥中,以形成第一毛石层(1)以及第一加强层(2);
(3)将第二毛石层(3)的毛石放入钢筋笼(10)中;
(4)第二加强层(4)覆盖钢筋笼(10)的开口并与钢筋笼(10)固定连接,之后将装载有第二毛石层(3)的毛石的钢筋笼(10)以及与钢筋笼(10)固定的钢管网状结构一起压入到淤泥中,以形成第二毛石层(3)以及第二加强层(4);
(5)压入大量碎石形成碎石层(5);
(6)在所述第一加强层(2)与第二加强层(4)的钢管网状结构中通入水泥;
上述方法所用的软弱地基加固结构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第一毛石层(1)、第一加强层(2)、第二毛石层(3)、第二加强层(4)以及碎石层(5),所述第一加强层(2)与第二加强层(4)均是由若干互相交错的钢管连接形成的钢管网状结构,若干钢管互相连通形成供水泥注入的注浆通道(9),所述钢管网状结构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连通注浆通道(9)与外界的出浆口(6),第一毛石层(1)的毛石放置于钢筋笼(10)中,第二毛石层(3)的毛石放置于钢筋笼(10)中,钢筋笼(10)的顶部设有供毛石放置到钢筋笼(10)中的开口,第一加强层(2)或者第二加强层(4)的钢管覆盖于钢筋笼(10)的开口处并与钢筋笼(10)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弱地基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加强层(2)的注浆通道(9)连通有朝向远离地面的方向延伸且插入到第一毛石层(1)的毛石之间间隙的第一输料管(21),所述第二加强层(4)的注浆通道(9)连通有朝向远离地面的方向延伸且插入到第二毛石层(3)的毛石之间间隙的第二输料管(41),所述第一输料管(21)与第二输料管(41)上均开设有若干出浆口(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弱地基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出浆口(6)靠近与注浆通道(9)连通的一侧的口径小于出浆口(6)远离与注浆通道(9)连通的一端的口径,所述出浆口(6)内活动设有可堵住出浆口(6)靠近与注浆通道(9)连通一端的端口的活塞块(61),所述出浆口(6)靠近与注浆通道(9)连通的一端的端口侧壁设有密封圈(6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软弱地基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活塞块(61)呈两端面直径不一的圆台形状且活塞块(61)端面直径小的一端靠近出浆口(6)与注浆通道(9)连通一端的端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软弱地基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出浆口(6)远离与注浆通道(9)连通一端的端口处设有限制活塞块(61)脱离出浆口(6)的限位块(63)。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弱地基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在步骤(1)之前,在待施工区域的周边开挖有排水沟(7),所述排水沟(7)连通有污水池(73),所述待施工区域的周边侧壁还围设有格栅(74),所述格栅(74)上铺设有土工布(7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软弱地基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待施工区域中插接有与排水沟(7)连通的排水管(71),所述排水管(71)上设有若干渗水孔(72)。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弱地基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输料管(21)与第二输料管(41)的管径均为10cm,相邻毛石之间的间距大于10c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弱地基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毛石层(1)的毛石大于第二毛石层(3)的毛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庆合体育设施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州庆合体育设施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7803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路基动力响应测试内部传感器埋置与后期维护方法
- 下一篇:高强度复合土工格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