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降黏阻燃型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777425.1 | 申请日: | 2018-07-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24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 发明(设计)人: | 高淑美;张传明;贾丽凤;马鹏程;许金山;刘爱华;毛冬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D195/00 | 分类号: | C09D195/00;C09D119/00;C09D5/18;C09D7/63;C09D7/61;C09D7/65 |
| 代理公司: | 37212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耿霞 |
| 地址: | 255400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沥青防水涂料 固化橡胶 改性剂 制备 溶解 橡胶沥青防水涂料 建筑防水材料 多重特性 防水涂料 石油沥青 重量份数 混合物 废胶粉 软化剂 增流剂 增粘剂 阻燃剂 阻燃型 施工 阻燃 防水 能耗 火灾 能源 流动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建筑防水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黏阻燃型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石油沥青30‑60份,软化剂10‑30份,改性剂SBS3‑10份,增粘剂5‑20份,废胶粉5‑20份,填料5‑25份,阻燃剂3‑10份和增流剂2‑6份。本发明防水涂料具有防水、降黏、易流动和阻燃等多重特性,既降低了施工温度和能耗,又避免了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在施工及应用中发生火灾,增强了非固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安全性。本发明还提供其制备方法,降低了改性剂在混合物中的溶解难度,一方面有利于改性剂的溶解,另一方面降低了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制备温度,节省了能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防水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黏阻燃型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是一种蠕变型防水涂料,它不是水性涂料,也不是溶剂型或反应型涂料,而是无溶剂、不成膜的单组份蠕变型涂料。与金属、非金属以及混凝土类等基材都有良好的粘结能力,具有防水、金属防腐的双重功效,适用于市政工程、地铁隧道、堤坝、水池、道路桥梁、屋面、厕浴间、地下等部位的防水和注浆堵漏。
但是目前市场上生产的非固化沥青涂料虽具有很好的防水效果,却均不具有阻燃性能,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因为热熔施工温度高,不仅消耗能源,并且容易发生火灾,安全性较差,同时黏度大,不容易施工,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较低温度条件下流动性好的阻燃型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黏阻燃型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具有防水、降黏、易流动和阻燃等多重特性,既降低了施工温度和能耗,又避免了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在施工及应用中发生火灾,增强了非固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安全性;本发明还提供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降黏阻燃型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石油沥青30-60份,软化剂10-30份,改性剂SBS 3-10份,增粘剂5-20份,废胶粉5-20份,填料5-25份,阻燃剂3-10份和增流剂2-6份。
石油沥青为110#、70#、90#道路石油沥青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软化剂为催化裂化油浆、芳烃油、环烷油、减线油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优选催化裂化油浆。
改性剂SBS嵌段比为S/B=30~40/60~70。选择这种性能的SBS,既能保证沥青具有足够的强度,又具有较好弹性和低温性能。
增粘剂为古马隆树脂、萜烯树脂、松香树脂、碳五石油树脂、碳九石油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优选乙撑双硬脂酰胺,乙撑双硬脂酰胺既可以提高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流动性,降低施工温度,节省能源,又可以提高非固化橡胶沥青的耐高温性能。
废胶粉为60-120目废胶粉。
填料为粉煤灰、滑石粉、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增流剂为乙撑双硬脂酰胺、沙索蜡、微晶蜡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阻燃剂为无机阻燃剂、磷酸烷基酯类阻燃剂、磷酸芳基酯类阻燃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优选为氧化锑、磷酸(2-乙基己基)-二苯酯、红磷或氢氧化铝。
本发明所述的降黏阻燃型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重量份数称取各组分,将改性剂和软化剂混合,加热至120-150℃,以1900-2100r/min的速度搅拌20-30min;
(2)向所述步骤(1)的混合物中加入石油沥青,加热至160-180℃,以1900-2100r/min的速度搅拌20-3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774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