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模压热复合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77307.0 | 申请日: | 201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71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德冠薄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德冠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0 | 分类号: | B32B27/30 |
代理公司: | 广州骏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25 | 代理人: | 潘雯瑛 |
地址: | 5283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模压层 聚丙烯薄膜 热熔胶层 热复合 乙烯 芯层 制备方法和应用 醋酸乙烯酯 三元共聚物 丙烯 丁烯 双向拉伸工艺 聚丙烯芯层 涂覆胶粘剂 激光信息 纸印刷品 共挤出 覆合 热压 蒸镀 制备 印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模压热复合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可模压热复合聚丙烯薄膜,包括激光模压层、芯层和热熔胶层;所述的激光模压层为乙烯‑丙烯‑丁烯三元共聚物层,所述的热熔胶层为乙烯‑醋酸乙烯酯层,所述的芯层为含有乙烯‑丙烯‑丁烯三元共聚物和乙烯‑醋酸乙烯酯的聚丙烯芯层;所述的激光模压层、芯层和热熔胶层通过共挤出双向拉伸工艺制备而成。本发明的可模压热复合聚丙烯薄膜,同时具有激光模压层和热熔胶层,经激光信息的模压印制及其表面蒸镀介质后,能够直接热压覆合在纸印刷品等材料上,而无需涂覆胶粘剂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模压热复合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覆膜,是指在塑料薄膜上涂覆胶黏剂,与纸印刷品经加热、加压后黏合在一起,形成纸塑合一产品的加工技术。经覆膜的印刷品,由于表面多了一层薄而透明的塑料薄膜,表面更平滑光亮,从而提高印刷品的光泽度和牢度,同时还能起到防水、防污、耐磨、耐摺、耐化学腐蚀等作用。
预涂膜工艺是指表面涂覆有热熔胶的塑料薄膜,可通过热压直接用于纸印刷品的覆膜加工。常规预涂膜通常由基材层和热熔胶层构成:基材层通常为双向拉伸聚酯(BOPET)薄膜或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薄膜,其中BOPP薄膜具有透明度高、光亮度好、无毒无味、耐水、耐热、价廉、质地柔软等特点,是覆膜工艺中较理想的材料;而热熔胶层通常为乙烯-醋酸乙烯酯(EVA)树脂,其在常温下为固体,加热熔融到一定程度即可变为能流动且有一定粘性的液体粘合剂。
随着商品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激光防伪技术在各种商品流通中得到广泛的使用。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激光防伪复合膜,是利用激光模压全息技术,将物体的全息影像通过激光衍射及干涉条纹记录的三维信息再现,并通过光敏固化、电镀镍转移制成全息母版,也可以采用经过模板压印的聚酯膜卷材作为工作版,然后通过压印工艺将其转移到热塑性塑料薄膜上。这种激光模压全息技术可以像印刷一样大批量快速地复制出激光全息薄膜,成本较低,而且可以与各类印刷品结合使用,起到防伪及装饰的作用,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
由于传统的激光防伪复合膜所采用的热塑性树脂,与传统的预涂膜所采用的EVA热熔胶,两者的加工性能存在较大差异,无法通过共挤出、双向拉伸的工艺,形成一种同时具有激光防伪功能和热压复合功能的单一薄膜。因此,传统的激光防伪复合膜,往往需要在其底部涂覆胶粘剂层,才能覆合在纸基材上,这也限制了激光防伪复合膜的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模压热复合聚丙烯薄膜,其同时具有激光模压层和热熔胶层,可通过热压直接覆合在纸印刷品上。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的可模压热复合聚丙烯薄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所述可模压热复合聚丙烯薄膜在制备激光防伪热复合聚丙烯薄膜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模压热复合聚丙烯薄膜,其包括激光模压层、芯层和热熔胶层,所述的激光模压层、芯层和热熔胶层通过共挤出双向拉伸工艺制备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激光模压层为乙烯-丙烯-丁烯三元共聚物层;所述乙烯-丙烯-丁烯三元共聚物的乙烯摩尔含量为2.5~5%、丁烯摩尔含量为3~6wt%,熔点为120~140℃,熔融指数为5.5~10g/10min。
进一步地,所述的热熔胶层为乙烯-醋酸乙烯酯(EVA)层;所述乙烯-醋酸乙烯酯(EVA)的VA含量为15~20wt%,熔点为80~85℃,熔融指数为15~25g/10min。
进一步地,所述的芯层为含有所述乙烯-丙烯-丁烯三元共聚物和所述乙烯-醋酸乙烯酯的聚丙烯芯层;所述的聚丙烯芯层中,所述乙烯-丙烯-丁烯三元共聚物的含量为0.5~1wt%,所述乙烯-醋酸乙烯酯的含量为1~3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德冠薄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德冠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德冠薄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德冠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773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体化隔热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汽车线束的棉胶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