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离子液体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75557.0 | 申请日: | 201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18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郭江娜;严锋;孙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C09K11/06;C07D233/60;C07D295/088;C07C51/41;C07C53/10;C07C63/08;A01P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禾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0 | 代理人: | 仇波 |
地址: | 21512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菌种培养基 培养基溶液 离子液体 荧光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培养基 化学结构通式 强度确定 荧光检测 混合物 菌种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子液体的应用,它包括以下步骤:(a)将离子液体分别添加到两种不同的菌种培养基溶液中,一种所述菌种培养基溶液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基溶液,另一种菌种培养基溶液为大肠杆菌培养基溶液;所述离子液体为选自以下化学结构通式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b)将步骤(a)获得的菌种培养基溶液分别于254nm进行荧光检测,对比其荧光强度;根据菌种培养基溶液的荧光强度确定其种类:荧光强度更高的菌种培养基溶液为所述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基溶液。从而根据培养基溶液的荧光强度实现不同培养基溶液的区分,实现了对菌种种类的区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荧光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子液体的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耐药细菌的出现,抗菌活性材料的开发引起了现代各界的高度重视。目前,研究最多应用最广的抗菌剂为阳离子化合物,阳离子抗菌剂具有高效性、广谱性、生物相容性高、毒性小等优点受到广泛研究,如季铵盐、吡啶盐、咪唑盐等。而生物成像,因其灵敏度高、可见度高、可调性强等优点,成为当今生物研究中的有力工具,其中荧光生物成像因其非侵入性检测生物分子,提供了一种简单独特的方法来可视化细菌的形貌细节,细胞的形态变化。目前,大部分细菌细胞成像需要额外的染料进行染色,而染料普遍都是高毒性且光不稳定性,因此开发一种新的低毒、光稳定性材料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而大部分发光材料在溶液状态下具有很好的发光性能,聚集则引起猝灭。因此,聚集诱导发光(AIE)材料独特的性能在化学传感、生物传感、生物标记等领域打开了新窗口。
公开号为CN106039325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在体内外生物成像的荧光生物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其荧光生物探针负载了荧光化合物的纳米粒子,其纳米粒子包含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的荧光化合物,其中所述荧光化合物包含一种或多种聚集诱导发光荧光团,但是该化合物结构复杂,制备过程不简单。公开号为CN107001927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一种用于细菌成像的聚集诱导发光(AIE)化合物合成方法,虽然这些能用于细胞细菌无洗涤成像,但对于细菌却不能做到将其杀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离子液体的应用。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离子液体的应用,它包括以下步骤:
(a)将离子液体分别添加到两种不同的菌种培养基溶液中,一种所述菌种培养基溶液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基溶液,另一种菌种培养基溶液为大肠杆菌培养基溶液;所述离子液体为选自以下化学结构通式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
式中,n为0~6的整数,X为Cl、Br、I、BF4、PF6-和R1COO-中的一种,R和R1相互独立地为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
(b)将步骤(a)获得的菌种培养基溶液分别于254nm进行荧光检测,对比其荧光强度;根据菌种培养基溶液的荧光强度确定其种类:荧光强度更高的菌种培养基溶液为所述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基溶液。
优化地,R为直链烷基,其碳原子数为1、4或8。
优化地,R1为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
本发明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离子液体的应用,通过采用特定结构的离子液体分别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基溶液、大肠杆菌培养基溶液进行混合,从而根据培养基溶液的荧光强度实现不同培养基溶液的区分,实现了对菌种种类的区分。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2中杀菌荧光性离子液体在不同溶剂中的荧光强度对比图;
图2为实施例3中杀菌荧光性离子液体在不同溶剂中的荧光强度对比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755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