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番茄转录因子SlbZIP6的克隆及其在抗高温胁迫中的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775300.5 | 申请日: | 2018-07-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18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潘宇;段玲;潘阳露;田平;苏承刚;李金华;张兴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N15/29 | 分类号: | C12N15/29;C12N15/10;C07K14/415;A01H5/00;A01H5/10;A01H6/8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8 | 代理人: | 黎昌莉 |
| 地址: | 400715***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番茄 转录 因子 slbzip6 克隆 及其 高温 胁迫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番茄转录因子SlbZIP6的克隆及其在抗高温胁迫中的应用。本发明克隆了番茄转录因子SlbZIP6,并以野生型番茄与超表达SlbZIP6番茄为对象,在高温胁迫下,对番茄的抗逆性表型、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相对电导率情况以及参与耐热调控的分子机制等进行研究,结果证实SlbZIP6参与了番茄的耐热性调控机制,且超表达SlbZIP6番茄耐热性比野生型更差。检测该基因表达水平,用于番茄耐热育种筛选。本发明可为培育番茄抗热新品种提供分子基础,为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提高番茄的抗热性开辟一条新途径,同时也为其它农作物的抗高温分子育种和品种改良提供基因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番茄转录因子SlbZIP6的克隆及其在抗高温胁迫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高温胁迫是近几年植物遭受的最主要的胁迫因素之一,每年在全球范围内频繁发生,严重的制约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因此,培育耐高温品种是现代作物育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已有很多研究报道了高温对蔬菜作物的不良影响,但是现在高温对番茄影响的报道大多是针对番茄经济性状指标等方面,而有关高温胁迫对番茄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的报道还比较少,其分子机制还不清楚有待深入研究。
转录因子是一类通过识别并结合在目标基因上游的启动子区域来调控靶基因的转录表达的蛋白,常常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抗盐、抗干旱、抗病等调控途径。碱性亮氨酸拉链(basic leucine zipper,bZIP)转录因子是真核生物转录因子中分布最广泛、最保守的一类转录因子,普遍存在于植物、动物及微生物中。已经有研究证实,植物生长、衰老、损伤、花发育、种子成熟等生理生化过程都有bZIP类转录因子的参与,它与植物抵御多种逆境胁迫密切相关,在植物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最近,Liu等研究发现,过量表达水稻OsbZIP71能够增强水稻的耐盐性和抗旱性(C.Liu et al.2014)。Xu研究表明,和野生型相比,转GmbZIP110基因植株有更强的耐盐能力(Z.Xu et al.2016)。但有关番茄相关基因的研究特别是有关高温胁迫的基因鲜有报道。
因此本发明克隆了番茄转录因子SlbZIP6,并研究了番茄SlbZIP6在高温胁迫下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本发明在培育抗热性番茄新品种方面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为培育番茄抗热新品种提供分子基础,为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提高番茄的抗热性开辟一条新途径,同时也为其它农作物的抗高温分子育种和品种改良提供基因资源。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番茄转录因子基因SlbZIP6,其参与非生物胁迫反应,参与番茄的耐热性调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番茄转录因子基因SlbZIP6,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作为优选的方案,基因SlbZIP6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通过前期的基因芯片筛选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了一个番茄bZIP转录因子SlbZIP6参与非生物胁迫反应。本研究在AC++番茄中克隆得到SlbZIP6基因,长度为1365bp,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生物信息学表明SlbZIP6转录因子编码454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分子量48.61kD。SlbZIP6蛋白不具信号肽序列,不具有跨膜结构域,定位于细胞核中。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目的一基因的克隆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目的一的基因的克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番茄叶片cDNA的提取;
2)以步骤1)提取的cDNA为模板,根据目的一的SlbZIP6基因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753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