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STF的变刚度变阻尼隔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74937.2 | 申请日: | 201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37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杜成斌;田新冉;章鹏;李开春;孙立国;江守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15/023 | 分类号: | F16F15/023;F16F15/08;E04B1/98;E04H9/02;E04B1/3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110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stf 刚度 阻尼 装置 | ||
本发明一种基于STF的变刚度变阻尼隔震装置,包括上盖板、上隔板、凹槽、石墨烯‑聚氯乙烯复合材料层、上连接板、带有通孔的圆形套筒、带有通孔的柱体、环形碳纤维‑PTFE板组合橡胶支座、空心套筒、下底板、内腔室和外腔室。本发明提供的基于STF的变刚度变阻尼隔震装置,克服了传统橡胶支座隔震器水平刚度固定、阻尼力不变的缺陷,在小震低速振动时,刚度和阻尼较低;中震中速振动时,刚度不变,阻尼随速度增加而变大;大震高速振动时,刚度和阻尼达到最大,上隔板带动环形碳纤维‑PTFE板组合橡胶支座一起工作,可以在不同震级的地震下,达到变刚度变阻尼隔震耗能功能,且在较大的剪切变形下具有较好的水平隔震耗能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结构隔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STF的变刚度变阻尼隔震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及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振动对生活环境和工作的影响已经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冲击、振动为较普遍的自然现象,广泛存在于军事设备、工业生产和地震中。为了避免因振动引起的干扰和损坏,社会已经开始高度重视冲击和振动的能量吸收和耗散。在实际工程中,如机械设备、土木工程等方面,隔震装置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剪切增稠液(Shear thickening fluid,即STF),一般情况下,是液体或分散胶体的状态。当它受到剪切或冲击时,其粘度迅速上升,显示了固体的一般阻力,当外力撤销后,剪切增稠液又恢复原来的状态,这是一种可逆的非牛顿流体行为。STF作为一种新的能量吸收和耗散型材料,可以有效地应用于抗冲击和隔震装置,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基于STF的耗能隔震装置的特点为无源、自适应、结构简单。
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非金属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磨性能好等优点,碳纤维布与橡胶在平面外自由变形协调,避免了传统橡胶隔震支座出现损坏的情况,聚四氟乙烯板(Poly tetra fluoroethylene,即为PTFE板),在平面上具有一定的刚度,对橡胶的变形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在较大的剪切变形下,环形碳纤维-PTFE板组合橡胶支座有更好的隔震耗能作用。
传统的隔震装置中,大多数隔震装置在发生变形时所产生的水平刚度和阻尼力是固定的。如果一个隔震装置的水平刚度较小,在发生较大的振动作用下,受到的外力可能大于其所能承受的最大力,隔震装置可能会发生过度变形甚至破坏,如果一个隔震装置的水平刚度较大,在发生较小的振动作用下,受到的外力小于其发生变形的最小力,隔震装置可能起不到隔震的作用。
目前国内的专利中,很少把剪切增稠材料和环形碳纤维-PTFE板组合橡胶共同运用到隔震支座中。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10138924.8)公开的“耗能支撑减震装置”中利用剪切增稠液的剪切增稠特性,可以实现不同阻尼的隔震耗能,但是不能实现变刚度隔震。中国专利(申请号201020256715.0)公开的“变刚度隔震支座”中实现隔震支座的变刚度,但是阻尼力单一,隔震效果会受到一定限制。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橡胶和剪切增稠液体的用于阻隔振动的基于STF的变刚度变阻尼隔震装置,克服了传统橡胶支座隔震器存在的水平刚度固定、阻尼力不变的缺陷,通过STF变阻尼组件和环形碳纤维-PTFE板组合橡胶支座的协同工作,可以在不同震级的地震下,实现变刚度变阻尼隔震耗能功能,且在较大的剪切变形下具有较好的水平隔震耗能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749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